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

ID:57283636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9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_第1页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_第2页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_第3页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作者:邹龙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7期        朱墨时序原指朱与墨的先后顺序,即笔墨痕迹与印油/印泥墨迹的先后顺序,后经时代发展,打印字迹亦归纳其中,无论是何种墨迹在先或是在后,其印文或墨迹交叉处的重合附着特点均有其必有的特征,本文主要浅述常见的朱墨时序三大类的显微检验方法:1.黑色墨水签字笔与印油盖印的显微特点;2.激光打印字迹与印油盖印的显微特点;3.激光打印字迹与黑色墨水签字笔的显微特点。        检验朱墨时序是文书鉴定中比较难的课题,无论何种课题,总会需要有人去做的,

2、现今科学仪器设备越发先进,对其检验鉴定的硬件条件也是愈发的好,可无论借助怎样的设备,最终的核心仍是检验人的经验与学识。在鉴定朱墨时序时,有多种方法,总体分为有损检验和无损检验,有损检验的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减层剥离法,即用尖锐器具,将其朱墨交叉处局部刮掉部分,看何种色泽在下,来判断印字的先后顺序;无损检验为显微检验法,不需要破坏检材,通过印字的显微特征来判断朱墨的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无论何种方法,都会有适应检材条件,不同的检材条件,需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以下主要是针对显微镜检验法的检验观察,对其朱墨交叉处的形态、色泽、进行研

3、究分析,在进行检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各个墨迹的成分,属性,其墨迹与纸张接触后的属性特征,了解两者物质融合后的最终本质,对其检验朱墨时序有很大的帮助。        一、签字笔的特性        目前市面上的签字笔可分为含碳类黑色墨水颜料型签字笔和非含碳类染料型各色签字笔,笔芯均为滚珠,当与纸张接触后受力道大小其墨迹的释放为向下渗透,之后向外蔓延,当笔尖划向纸张拖动滚珠,带出墨水后,显微镜下可见其笔槽、笔道,经光源反射可见金色反光。含碳的多少及笔尖的粗细与写字时的出墨量有关,含碳多的签字笔书写时易产生堵笔,笔痕空道多,含

4、碳少的或非含碳的签字笔书写时不易堵墨,形成的笔画实道多。        二、印油的特性        印油按溶剂体系来分油性印油,醇型印油、水性印油,每种印油与盖印纸张后都会有不同的着墨特点,如快干型印油,盖出的印文细密,油性印油盖出的印文粗糙,麻点多,但就以显微镜检验法去观察对朱墨时序鉴定倒是影响有限,经光源反射无明显色泽变化。        三、激光打印字迹的特性        激光类打印字迹的着墨特点为碳黑粒子胶质物通过静电高温定影沾附纸张,此种沾附是一种覆盖贴合形式,因此无论是何种笔墨属性器具书写其打印墨迹之上都

5、必然会改变其打印墨迹最终的形态、色泽、物理属性等,激光打印文字在纸张上,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其留存形状为实心笔道(颜色调试浓淡可呈网格状),打印墨迹可见格孔周边为碳粉颗粒状,其表面凹凸不平,立体感强,但渗透性较差。        四、黑色中性签字笔与红色印油盖(摁)印的先后顺序        (一)先写字后盖印的朱墨时序特点        经实验,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朱墨的交叉重叠处,一是可见笔道为实心墨迹全填充,露白较少(可考虑为签字笔滚珠接触纸张纤维不充分后形成的断离现象),在放大观察后可见黑色墨迹上沾染红色印染物;二是受

6、笔道凹痕的影响,盖印用力较轻时红色印文出现中断、不连贯的现象较多,当红色印染物与黑色墨迹交叉后受光源条件变化,导致最终形态为暗红色色斑,混色部分较少,符合上述两点特征后,可以判定先墨后朱。        (二)先盖(摁)印油后写字的朱墨时序特点        当先盖(摁)印印油后在用签字笔覆盖印油墨迹之上书写字迹后,受先盖印文的影响,在签字笔墨迹与印油墨迹交叉处笔画出现笔槽呈中空状态、中空漏红,印文完整,混色部分较多,而二者墨料无交叉处的签字笔墨迹笔槽实心状态。这在含碳签字笔中表现较为突出,由于染料性签字笔与水性印油互溶

7、,表现不明显,如2015年司法鉴定能力验证中的朱墨时序考题中的检材是蓝色签字笔与红色印油交叉,由于其互溶的作用,笔画空道少,较难判断,这时还要结合其混色程度及笔迹漏红漏白的情况来定论。        (三)研究分析        检验分析得论为,当印油先盖印后,其墨料是向下渗透,像外扩展蔓延,经实验检验,由于红色印油与黑色签字笔碳黑粒子墨迹两者不相溶,导致笔槽中心笔道黑色墨迹由中心向外蔓延至笔痕边缘,且印油盖印后附着纸张后,导致纸张纤维浸湿粘连纸张皮表细滑,墨迹加速向外扩延,由于笔迹系滚珠形成,其笔槽形状为下陷凹型,当中

8、心墨迹扩延至笔道两侧后受物理属性改变而停止,最终墨迹聚集两侧笔道,在印油与黑色墨迹交叉点以外的黑色墨迹则无上述情况,可见出现类似形态的可推论为新鲜型的先朱后墨,但在实际检验中,发现大部分先朱后墨的案件,均是提前盖印,且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后期添加文字,在针对此种陈旧性的的先朱后墨的案件中进行相关实验,发现,在部分笔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