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

ID:57288505

大小:43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8-10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_第1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_第2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_第3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_第4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说课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化学九年级上册1.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复习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产生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3.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带入一杯水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带入一个点燃的油灯或木柴BD跳过4.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

2、“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B.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BC跳过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O2CO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无色无色气态气态无味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1体积CO2)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0.02体积CO)CO与CO2的物理性质比较表思考: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

3、盆水,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1.现有下列四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试回答:(1)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3)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4)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返回课堂练习一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写出CO在空气中燃烧

4、的化学方程式CO+O2====CO2点燃1.CO有可燃性22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的石灰水变浑浊CO可燃性试验2.CO有毒性向试管中的血液通入CO气体,不久血液的颜色由鲜红色变成深红色CO毒性试验CO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中毒的生理过程如何?想一想3.CO有还原性CO+CuO===Cu+CO2CO还原性试验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CO气体?为什么?答:应先熄灭酒精灯,等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气体。这是因为:如果先停止通入co,灼热的铜就会和玻璃管中的

5、氧气反应,重新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思考你能不能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一方面能避免CO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能源。思考动动手请你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CO+Fe2O3=====Fe+CO2323冶金工业上常用此方法来炼铁高温1.复习了CO2的性质2.学习了CO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CO的用途:1.CO具有可燃性2.CO具有毒性3.CO具有还原性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1.可以用于冶金工业2.可作燃料返回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性质物质可燃性还原性C

6、C+O2CO22C+O22COC+2CuO2Cu+CO2↑CO2CO+O22CO2CO+CuOCu+CO2H22H2+O22H2OH2+CuOCu+H2OC、CO、H2化学性质的比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高温△△1.CO和CO2相同的是()A.物理性质相同B.化学性质相同C.组成元素相同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12341232.你能说出几种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4跳过(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是否有红色的铜生成。(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7、返回(1)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3.将一束红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会儿,然后趁热迅速插入充满CO气体的集气瓶内,整个过程中看到铜丝的颜色变化情况是:红色→_____色→_____色。黑红跳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