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

ID:5730440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_第1页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_第2页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_第3页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范进中举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范进中举》说课稿州城镇二中赵艳池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范进中举》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作者是吴敬梓,体裁为小说。在本册书中,只有第四单元为小说。由此可见,本单元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本课设置意图旨在通过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人物性格,塑造典型的人物

2、形象,反映现实生活,通过文段分析和语言品味,探究小说的主旨,从而认清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由于本课篇幅较长,在组织教学时,将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字词积累、文章内容的初步了解等内容放在预习过程中解决。2、教学目标单元说明中明确指出本单元的教学要点为: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精彩的语言,从而逐步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因此,结合本文内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了解封建科举考试的文化常识;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了解故事情节,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欣赏

3、小说的讽刺艺术,初步探究小说的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教学难点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初步认识封建科举制度。4、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已积累了关于小说的文化常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和品味小说语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正确认识封建科举制度,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热爱学习的习惯。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同学们应该

4、已经接触过不少的小说了,但他们还是不能很好的鉴赏小说,因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1)、图片展示法:感知文章内容。(2)、列表对比法:利用列表法感知对比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3)、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对联,归纳总结人物性格特点。2、学法: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互动。(2)交流讨论,全面掌握知识。 (3)综合探究,交流观点解决问题。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以“体育彩票”引入,让学生以“假如我中

5、了500万……”为开头说一段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联系到我国古代封建科举考试,读书人一旦中举,就会一夜暴富,身价百倍,更有甚者,会喜极而疯。今天我们就借着古代文学画廊中的典型人物——范进,来感受一下我国古代的封建科举制度。(二)检查预习:1、首先简介作家作品,让学生对《儒林外史》有个初步的了解;2、通过让学生注音扫除文字障碍,掌握字词,完成字词积累。(三)整体感知:1、让学生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大意。可以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2、让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加深范进这个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的印象,同时让学生明确小说中刻画人物采用的

6、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的作用。以上这两个环节主要分课前和课堂两个步骤完成:教学的课前预习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故事情节,知道小说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大致分两部分。请学生在书上画出他中举前后的巨大变化,并口头复述。这样学生对情节和人物就有了整体的看法,通过课堂上预习交流环节进一步加深认识,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突出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四)讨论针对课文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读课文,明人物;二是理情节,重整体;三是深分析,细品味: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范进中举后哪两人的变化最大?表现在哪些地方?以对联的方式完成。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人物;第二个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

7、的结构;从文中对范进的刻画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从对人物的刻画中初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课堂畅谈:读完本文后,请说说你的感想.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教育学生正确的看待学习。本节课主要将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四、教学设计理论:我的上述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理念,围绕《范进中举》的人物形象展开。在教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