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

ID:57319713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11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的周长》课例分析木镇镇中心小学李铜祥我已经认真地听了李铜祥老师《圆的周长》三节课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越上越好。李老师能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合理的设计了课件,使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初步体现了“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综合应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认识圆的周长1、出示圆形物品,让学生指出圆的周长。2、什么是圆的周长呢?学生总结。3、能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动手实践。分析:能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圆的周长。猜想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时,学生能直接说出非常专业的绳测法和滚测法已实属不易。

2、在总结这两种测量方法时老师还是没有讲解和演示清楚,以至于学生动手实践时显得慌乱而盲目,并且浪费了很多时间。二、活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活动要求,用绳测发测量出圆的周长并汇报。2、引导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3、讲解“圆周率”的知识。分析:1)过渡语几乎没有,或者是不恰当。如果这样说:“用这些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局限性较大,那么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可以计算呢?有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就顺理成章了,而且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探索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而且呀与什么有关。2)汇报的表

3、格中的数据太假了。从来没有学过圆的周长的学生怎么可能用厘米尺测量出周长为12.56厘米呢?求周长除以直径时商都是3.14也太假了,实际是不可能这么的准确的。3)关于“圆周率”的讲解也太肤浅了。我认为“圆周率的大小与圆的大小无关”、“无单位”和“无限不循环”等知识点都是学生易错难掌握的。仅仅是一个“关于祖冲之的小资料”是解释不了的。三、综合应用。1、得出结论,并推出字母公式。2、练习训练求已知半径或直接的圆形的周长。3、判断题的练习。4、几个生活应用题的拓展练习。分析:1)得出公式后几乎没有讲透圆的周长与已知条件的选择关系

4、,所以学生开始做最简单的一样公式求圆的周长时会做的就只有个别同学。2)时间把握上不太恰当。以至于后面的检测题没有完成。总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课,但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还需要继续磨练。《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木镇镇中心小学李铜祥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是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及圆周率。教学中,我主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主动获取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为

5、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一、开展主体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充分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首先3人一组是由学生自由组合的,让学生自由选取测量物体以及测量所需的工具。我给学生准备的测量工具有:软尺、线绳、直尺;测量的物体有:圆形纸片(软、硬各1个)、硬币2枚、饮料罐、光盘、手电、药盒等。学生3人小组合作

6、测量,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想出了用卷尺、线绳缠绕的方法;较硬的圆形纸片、硬币采用滚动的方法;软的圆形纸片用折叠的方法,还有用学生自制的测量工具测量的,所有的方法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的,所以只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会还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二、数学课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经历对数学结论的猜想,动手操作,实践验证以及表述的过程,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参考很多的课例,发现有一个共性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利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后,结合试验所得数据,讲授圆周率的概念。对周长与直径

7、之间的比值一定感受不强。本节课我设计了两次猜想,第一次猜想是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猜一猜哪个圆的周长大一些?为什么?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第二次猜想是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圆外接正方形,观察图形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哪个大一些。思考: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教师再利用课件出示圆内接正六边形,观察图形想一想:这个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哪个大一些。思考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再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会有什么关系?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然后再动手实际测量、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

8、,来验证猜测。让学生经历了科学家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了什么是圆周率以及圆周率的数学史。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重视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我感觉这个特点在本节课已经充分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整节课都在积极地思考,教学效果比较好。但还有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