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

ID:57326244

大小:791.6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8-12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_第1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_第2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_第3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_第4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上课讲义.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主要内容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简介作用原理工艺应用条件与设计参数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优缺点其他应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简介优越性;随着饮用水源污染日益严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对水处理有更高的要求。常规水处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而氯消毒和折点加氯又有氯代消毒副产物的问题。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改善饮用水的口感。作用原理——臭氧预氧化臭氧预氧化大分子的有机物,产生分子量小,极性强的小分子有机物。这些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具有更好的可生化性,而不被活性炭吸附。有利

2、于活性炭生物降解,同时降低活性炭吸附的负荷,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臭氧分解增加水中DO,促进活性炭表面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原理——生物活性炭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利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及发达孔隙结构的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及溶解氧有强的吸附特性,以及将其作为载体,是微生物集聚、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在适当的温度及营养条件下,同时发挥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生物降解作用的水处理技术,或称为生物活性炭法。作用原理——生物活性炭技术活性炭吸附与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生物活性炭胞外酶再生假说:一部分水解酶扩散进入活性炭微孔,与

3、吸附质反应,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以再生。——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改变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平衡,使生物活性炭得以再生。作用原理——生物活性炭技术炭表面生长的微生物是否会影响炭的正常吸附过程?活性炭的吸附速率主要取决于中孔或微孔的吸附速率,炭表面生长的微生物主要在活性炭的外表面及大孔内。通过控制适当基质浓度,定期反冲洗,控制生物量,保证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工艺应用条件与设计参数应用条件:进水水质——生物活性炭的处理对象,应是低浓度(一般进水COD<100mg/L,BOD<30mg/L)、可被吸附和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或微污染水源与过滤配合使用——生物

4、活性炭前需设过滤,不能将生物活性炭作为过滤器来运行。一般生物活性炭进水的浊度<5NTU。换炭再生——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更换新炭,饱和炭进行就地再生或是外运委托再生,否则将影响出水水质。工艺应用条件与设计参数吸附容量(qe);高出单纯活性炭4~20倍通水倍数(n):根据水质确定空塔速度(LV):4-5m/h,满足足够的接触时间,微生物降解炭层高度(Hc):一般1~2m,不宜过高气水比:炭层内应有足够溶解氧(>1mg/L),4~6:较为合适反冲洗强度:10~15L/(s.㎡),10~20min工作周期:生物活性炭的使用周期按1年设计设计参数

5、:工艺应用条件与设计参数构筑物形式:饮用水深度处理:目前,国内活性炭滤池已建成水厂多采用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V型滤池、翻板滤池等池型,其中以V型滤池和翻板滤池更具代表性。工业废水处理:活性炭塔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上海市某水厂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分析水源:黄浦江上游水采用工艺:预臭氧——常规水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主要运行参数:预臭氧投加量:1.0~2.5mg/L,接触时间为4min后臭氧投加量:1.0~2.5mg/L,接触时间为10min;活性炭滤池:快滤池形式,滤速为6.8m/h,活性炭厚度为1.8m,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

6、采用气反冲洗,气冲强度为55m³/(㎡·h),水冲强度为25m3/(m2·h)。反冲洗周期为1次/周。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处理效果a.对NH3-N的去除效果很好,其中2002年出厂水NH3-N≤0.5mg/L的合格率为100%,2003年的合格率为97.1%对CODMn的去除效果优于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的水厂。2002年出厂水CODMn≤3.0mg/L的合格率为90%,2003年的合格率为83%嗅阈值(TON),出厂水为6,是用常规处理工艺出厂水的1/4·1/3(测定常规处理出厂水的TON为18~24)内分泌干扰物烷基酚(AP),采用臭氧

7、生物活性炭处理可使AP降至10μg/L以下安全浓度。(常规处理出水在10μg/L以上)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与常规处理工艺效果比较实验条件:原水;高有机物浓度,高氨氮的黄浦江水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原水——预臭氧化——高密度澄清池——砂滤——后臭氧——生物活性炭传统工艺:原水——预氯化——折板絮凝——平流沉淀——砂滤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经20d滤池挂膜完成后,对2种工艺运行情况进行对比滤池挂膜情况比较镜检发现组合工艺中砂滤池滤料表面和炭滤料表面长有生物膜,而传统工艺的砂滤池滤料上几看不到生物膜。原因:可能由

8、于O3分解起到的充氧作用使各流程DO大大提高,促使砂粒表面的生物生长。也可能与传统工艺水中较高的氯浓度的抑制作用有关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效果氨氮去除率比较传统工艺:沉淀池对NH+4-N的去除率较大,均值为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