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

ID:57330439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2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_第1页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_第2页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_第3页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_第4页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的历法1、年和岁2、月3、晦、朔、望、胐、弦4、日、时、刻、分、秒5、四时、节、候6、盈缩、定朔定气、闰月、岁差干支纪历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干支纪历分纪年和纪日。古代的官职1、官吏的选拔制度夏、商到西周: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期:荐举、养士、对策或献策、军功入仕(“任人惟贤,因功受禄”)察举又叫荐举,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是汉代选官的一种主要做法。任子制度是指勋臣子弟依靠父兄的官秩和功劳而被保任为官。东汉后期:察

2、举曹魏初期:“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隋代到清末:科举制2、中央官制秦代: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中尉将做少府,大夫,郎。汉代: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九卿:太常、光禄勋、中大夫令、太仆、宗正、少府;大理、大行令(大鸿胪)、大农令(大司农);执金吾,大匠,大夫,郎;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常侍、给事中。3、地方官制秦代:郡(郡守、尉、监御史)县(县令或县长)制汉代:郡(太守、督邮)、国(相);州或部(刺史/牧、司隶校尉)隋代:废郡,只存州县两级唐代:州(刺史)/郡

3、(太守)、县;道(黜陟使)、镇(节度使)宋代:州(知州)县(知县);路(转运使)元代:行中书省;县(县尹)明: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县(知县);巡抚、总督清:省、道、府(知府)、州(知州)、县(知县)4、品阶勋爵品:古代把职事官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阶:古代给只有虚职的官员分的等级勋:古代酬赏军攻的称号,亦分等级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十八)古书的注解一、古注概述古代人对书中的字词句段和篇章的解释,叫古书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

4、书的著作叫做“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3、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4、集解分为两类:(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5、疏: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疏、正义、疏义等,简称疏。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义疏文字比传注详细,不仅解释词义,而且串讲

5、句意,申述全篇大意。 四、古注的内容( 一)注音。方法一般有四种:    1、譬况:用描述词语的方法来注音。 2、读若,读如。是训诂术语,又是注音术语。3、 直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4、反切。 (二)解释词语。1、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2、 声训。以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解释。 3、形训。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来解释词义的方法。4、义界。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解释词语。又叫界说。 5、描写。对词所表示的事物加以描摹。 6、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知的事物。(三)、疏通文意。串讲一句或一章或全篇的内容。有时可以阐发正文之外的意思。(

6、四、)阐述语法。    1、解释虚词。2、说明实词。3、说明语序。4、校勘文字。(“删削衍文”和“补缀脱文”。) 5、分析句读。 6、诠释典故。  7、说明修辞。  8、评论。古注定编排体例1、注疏体2、集解体(二十四)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一、用典又称“用事”、“援引”。它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引用的方式看,用典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类。指明出处或来源的是明引,没有指明出处或来源,而把它跟作者自己的文章融为一体的是暗引。明引和割裂(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只取用其中的

7、一部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割裂)。割裂可以看作是用典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典的作用:一是用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是使语言典雅精炼,富于表现力。二、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互见”,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文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主要是诗歌)表达的需要。互文可分为当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类。三、合叙又名合说,并提或分承。是指在形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着两套或两套以上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

8、同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合叙的作用主要是使行文紧凑而免于板滞。四、连及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这就叫连及。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