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

ID:57333647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12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_第1页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_第2页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_第3页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_第4页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分析报告一、前言二、新加坡服务业的结构三、近几年发展态势四、新加坡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五、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六、新加坡服务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六、针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东盟五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贸易规模上看,东盟的服务出口额从1991年的3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6亿美元,增长2.3倍;服务进口额从319亿美元增长到1319亿美元,增长3.1倍。在东盟五国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最快,它们在这段时期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是9.5%和9.2%,新

2、加坡的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并且是五国中唯一的顺差国,其优势也集中在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而其他国家则总体处于逆差状态,在其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具有竞争力。二、新加坡服务业结构与发展现状:新加坡既是世界有名的旅游国家、亚洲金融中心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同时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还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2007年全年新加坡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17.5亿美元(8466.1亿新元),比2006年增长4.46%。其中,新加坡进口2627.4亿美元,增长4.5%;出口2990.0亿美元,增长4.

3、42%。新加坡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很快,1996年到2007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9.5%。新加坡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列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国的第13位。根据新加坡的统计年鉴,批发与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与通讯业、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服务业的四大重头行业,其中批发零售业由于包括贸易在内,因此份额最大,商务服务业则包括不动产、法律、会计、咨询、IT服务等行业,交通与通讯行业包括水陆空交通及运输,也包括传统的邮政服务和新兴的电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则包括银行、证券(股票、债券、期货)、保险、资产管理等门类,可以说正是依托这四大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才确立

4、了其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三、近几年发展态势    2001年是新加坡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的巅峰期,为67%。2002年以后,制造业受化工、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快速增长式发展的影响,在GDP中的比重略有增加,而服务业则因此相对下降,2002年到200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5%、64.5%、62.4%和62.7%。而服务业中各个门类的年增幅也显示出了个别行业的发展状态。2003年,膳宿业、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都呈负增长,服务业整体相对低迷,原因是受SARS的影响,尤其是膳宿业受影响最大,因为到新加坡旅游和商务公干

5、的人数大大减少,一些金融和商务活动也因此延期或取消。2004年尽管在2003年产业整体疲软的基础上实现了报复性增长。2005年又基本回落。另外,根据最近几年服务业的结构变化可见,交通与通讯、批发与零售这两个行业一直呈增长发展态势,发展势头一直比较稳健,另外两个重头行业:金融和商务服务,尽管增势不甚强劲,但依然是重头行业。2011年新加坡第一季度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长7.2%。四、新加坡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    新加坡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在近40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新加坡的亚洲乃至全球航运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确立。2005年,运输服务出口179.

6、0亿美元,金融服务出口37.0亿美元,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的34.8%和7.2%。新加坡的运输和金融服务的发展与其地理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六甲海峡是东西商贸往来的必经之地,位于其东端的新加坡正好有着优质的深水港。    新加坡利用其自然条件的优势,发展以集装箱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金融行业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一方面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完成交易,对交通运输、物质材料的要求少,有可能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对通讯设施、市场监管、人才供应有着很高的要求。时区的特殊性为新加坡成为连接欧美金融市场的枢纽,实现全球24小时的不间断金融交易提供了可能。  把握机遇,填补空白,

7、实现服务业立国。新加坡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勇于创新,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9世纪60年代,新加坡敏锐察觉市场发展方向,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和码头。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新加坡充分发挥其在金融、网络信息基础设施、高技术和商务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完善物流产业链。    为实现该目标,新加坡推进自由港建设,并大力发展班轮航线,国际集装箱管理和调配、空港联运、船舶换装和修造,建设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2006年,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40万TEU,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在高密度的航线

8、保证下,新加坡的中转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大部分集装箱在港堆存时间为3-5天,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