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

ID:57336846

大小:83.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12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_第1页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_第2页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_第3页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_第4页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路纵横断面的实测方法实例纵断面测量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工作步骤:"先基平、后中平"基平就是控制测量,中平就是碎步测量一、基平测量1.水准点的设置(1)横向位置,不易破坏且方便之处,一般离中线50~100m(2)纵向密度山区:相隔0.5km~1km  ;  平原区:相隔1km~2km每5km、线路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 符合水准路线(2)仪器 不低于DS3精度的水准仪或全站仪(3)测量要求:水准测量  按三、

2、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20√L或6√n(mm)(L为长度(km)n为测站数。)三角高程测量     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用全站仪测高程和水准仪测量高差是不同的,全站仪是在要测量的两点分别架仪器和立棱镜,水准仪是在两点中间架仪器。三、纵断面图的绘制以横坐标为里程,纵断面为高程。横断面测量目的:测定线路各中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上的地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先确定横断面方向,在测定变坡点之间的平距及高差。一、横断面方向的确定1.

3、直线段     一般采用普通方向架测定。2.圆曲线段    采用求心方向架。求心方向架的使用方法 : 用a、a′对准圆心,用b、b′对准交点,这时两条线垂直,在起点用活动的c、c′对准1号点,然后把它固定,再把方向架拿到1号点上,用b、b′这条边对准起点,用c、c′这条边指向圆心,这时a、a′方向就是1号点的垂直方向。3.缓和曲线段(该点的法线方向) 选取缓和曲线上的一点p2    计算偏角值δ1     后视p2点,拨角90°±δ1,得p1点的横断面方向。 切线角β1=L12/2RLS·180°/

4、πδ1=90°-β1-θ12(θ12是p1至p2的方位角,可由p1、p2点的切线支距法的坐标求得)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一)要求: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两侧,分侧测量横断面方向上各边坡点间(或至中桩)的平距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为0.1m。 (二)方法分类1.花杆皮尺法适用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精度低。2.水准尺法     水准尺测高差,皮尺丈量平距。适用于:地形简单地区,精度高。3.经纬仪视距法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较高。4.全站仪法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高。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模式,即

5、可显示出平距和高差。 2.水准仪法     水准仪测高差,皮尺丈量平距 3.经纬仪视距法4.全站仪法三、横断面图的绘制绘制时一般先将中桩标在图中央,再分左右侧按平距为横轴,高差为纵轴,展出各边坡点,绘出的横断面图。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一、基本原理 中线测设:计算中桩坐标     全站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 纵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中桩点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确定横断面点位    全站仪测量断面点位的高程(电池波三角高程测量) 二、全站仪的点位放样功能1.点位放样原理(1)先

6、在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对其进行观测,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2)将当前坐标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距离差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向差值Δy(一般全站仪会自动计算)3.根据d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三、中桩测设的基本程序1.测设线路交点(JD)(线路统一)坐标根据沿线布设的(导线)控制点,及交点的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实地测设出交点,并测出交点坐标以进行检核。2.中线(线路统一)坐标的计算(1)直线段中桩由交点坐标和桩号里程,按“坐标正算”公式,

7、可计算出各中桩的坐标。四、中桩高程测量(纵断面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是在中桩放样的同时进行,在中桩位置立棱镜,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即可利用全站仪“三维坐标计算”功能,在(导线)控制点上测出中桩处的地面高程。五、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也可在中桩测设,纵断面测量的同时进行,关键在于如何将棱镜立在中桩的横断面方向上,其方法之一是。(1)在大致横断面方向上的某边坡点大致位置处立棱镜,测出点P的平面坐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