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

ID:57339047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_第1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_第2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_第3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启示作者:方慧来源:《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3年第03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呢?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我深深体会到应投入课程改革,抓好语文教学,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开辟生活化语文课堂,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我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实现语文回归生活,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        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

2、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让生活走进语文,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3、       导入是一节课开始时,为引入新课而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的教学环节。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此为基点,导入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稳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精神,激起学生的情趣,还可以起到沟通、激趣、设疑、动情的作用。        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因为课文的主人公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距离我们的小学生较为久远,直接引题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我在授课时,直接采用背景

4、导入的方法,效果比较好。我先简单介绍了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然后边播放大屏幕(当时送别时的情景)边深情地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整个中国在哭泣,全世界在哭泣……元月11日,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火化,首都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到北京长安街两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那令人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教师的一段话直接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使学生的心一下子与作者靠近了,全身心地

5、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2.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讲读环节        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解放思想,实现提问生活化,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生活化语文教学尝试,让学生积累“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课堂上大胆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初步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目标。        在教学《奶奶的白发》一课时,为了让低年级孩子能理解奶奶是为儿孙操心而满头白发的,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想想你在

6、家里有没有过叛逆和任性的时候,而那时你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为你们操心?片刻沉默后,同学们陆续说了自己在家的表现,如和父母讲话不耐烦,对父母的关心和爱置之不理等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生活去感受文中奶奶的爱,不仅能更好地体会这种感情,还能对他们自己起到教育作用。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提高语文感知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3.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        老师组织全体同学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再做适度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

7、教育,巩固知识,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可以这样作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天游峰的扫路人,峨眉铺路人,守林人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不顾世俗偏见,对工作勤勤恳恳,对事业执着追求,你还知道哪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听。”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此设计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通过说话训练,拓展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勤奋工作,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培养了学生对普通劳动者

8、的尊敬之情。这样作结,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二、充实语文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优美的、具有感染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