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

ID:57356997

大小:265.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2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惠州市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5.04)12.“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A.重农抑商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削弱相权13.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14.明代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说:“市舶之设,始于唐宋,大率夷人入市中国,中国而商于夷,未有今日之多者也。”明代出现这种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坊市界限打破B.重商主义政策推行C.商品经济发展D.“海禁”政策实行15.右图所示

2、为胡适在1912年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由此可见A.梁启超、孙中山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的爆发和迅速发展B.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和科学阅时报,知梁任公归国,京津人士都欢迎思想,为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之,读之深叹公道之尚在人心也。梁任公为吾C.国民大革命从武汉迅速席卷到全国国第一大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D.辛亥革命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较充分的年来,吾国人士所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思想基础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不能诬也。去年武16.“同志们,我们的大会闭幕之后,我们就要上汉革命,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战场去,根据大会的决议,

3、为着最后地打败日本政治思想入人心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文中的“大会”是指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如此中共召开的之束耶!A.三大B.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八大17.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不是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国初,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不结盟政策B.“一边倒”政策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

4、,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马丁·路德说,“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对他的言论理解有误的是A.反对宗教的束缚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D.挑战了教皇权威20.“自然选择的理论已建立在非常牢固的基础上,因此,现代的工作只不过是进一步证实这一理论,尽管随着知识的增加而需对它作新的表述。”文中的“这一理论”指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相对论C.达尔文进化论D.马克思主义21.“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

5、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导致当时国际局势恶化的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主义B.第一次世界大战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23.为“推进欧洲经济进步、促进欧洲生产发展、为欧洲各国货

6、币发行提供支持以及推动国际贸易。”战后美国实施(或者建立)了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欧共体D.世界贸易组织38.(27分)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

7、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据梁启超《李鸿章传》材料二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

8、问题》(1)据材料一,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