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

ID:57370258

大小:2.87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8-13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_第1页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_第2页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_第3页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_第4页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间站设备确定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车站设备数量主要内容运转设备数量以及位置的确定1、中间站设备数量2、区段站设备数量的确定3、编组站设备数量的确定一、到发线1.数量:单线:2条(三交会)1条(连续布置不超过2个)双线:2条(同时待避)3条(摘挂作业量大)⑴枢纽前方站、局界站、双机牵引始、终点站和长大下坡的列车技术检查站上,+1⑵单线给水站、双线单向给水站+1双线双向给水站+2⑶两个以上方向引入、工业企业线接轨、大量本站作业⑷采用长交路的区段,摘挂列车进行整编作业的车站第一节中间站设备单进路:到发线固定一个运行方向(上行或下行)使用。双进路:到发线可供上、下行两个方向使用。设计原

2、则:单线:按双进路设计,可活用线路。双线:一般按上下行分别设计为单进路,以避免进路交叉,但靠货场及站台的到发线设为双进路。3.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单线:除正线外,另有一条DF双线:除正线外,上、下行各一条DF区段内三至五个中间站具体设置:尽量利用车站内线间距较大的线路。2.进路:1.设置条件:(1)应设牵出线条件:a、调车作业量大;b、货场在II、IV象限(复线)时,必须设牵出线。(2)缓设牵出线条件:a、行车量、调车量不大,正线适于调车作业;b、货场在I、III象限(复线);C、有支线或工业企业线接轨,适合调车。2.牵出线设置:⑴有效长:一般≮l列/

3、2,地形受限或本站作业量不大时:≮200m(每次能牵出10辆)⑵线间距:6.5m3.利用正线、支线、工业企业线调车时,为避免调车作业越出站界,进站信号机外移,外移量应满足调车作业要求且不超过400m。二、牵出线不设牵出线的规定≯400m1.数量:一般铺设1-2条。2.有效长:其长度除应满足平均一次来车的长度外,还应保证货物线两侧有足够的货位。3.线间距:无装卸作业一侧6.5m、有装卸作业一侧≮15m4.布置形式:⑴尽头式(7%)⑵通过式(79%)取送车、调车方便,对列车摘挂作业有利,一般应优先采用。⑶混合式(14%)三、货物线一安全线1.作用:进路隔

4、开设备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有效长度一般≮50m,且为平道或上坡。第三节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如果3道不设安全线,则3到接车时,II道或1道就不能接车。如果3道设安全线,则3到接车时,进路隔开,可以保证作业平行。安全线可以保证:作业安全;提高通过能力(1)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换算坡度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在到发线接车方向末端设安全线。2.设置条件:2.设置条件:(2)各级铁路线、工业企业线与区间或站内正线接轨。③各类线路在区间与正线接轨时,应设安全线,具体见上图。2.设置条件:④各类线路与站内正线接轨时

5、,安全线设置见上图。⑤各类线路与站内到发线接轨时,安全线设置见上图。脱轨器可安装在按调车办理的岔线上代替安全线。脱轨器距有关信号机内方不少于10m,距有关道岔的警冲标(或始端基本轨缝)不少于15m(a)(b)二、脱轨器设置在山岳或丘陵陡峻地区,区间线路纵断面特殊不利时,为了防止在陡长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避难线应设在陡长坡道的下方,避难线主要依靠逐渐升高的坡度来抵消失控列车的动能。1、设置条件:三、避难线(1)尽端式避难线。依靠逐步升高的坡度来抵消失控列车的动能,迫使其停车。2、避难线的

6、类型:优点:长度短,易养护,安全性好;缺点:可能发生车列倒溜,堵塞区间,影响能力;采用:使用广泛。(2)环形避难线:依靠曲线阻力抵消动能优点:适用于平坦地区,不堵塞区间,不影响能力;缺点:线路长,曲线半径小,列车速度高,安全性差。(3)砂道(套线式)避难线:依靠砂道阻力抵消动能优点:造价低;缺点:对通过能力影响较大,维修养护困难。粗干砂,5-12mm拦砂木3、尽端式避难线设置位置尽端式避难线设置位置有:设在进站端;设在出站端。(1)设在进站端,II方案:作业过程:站外一度停车(一律停车),制动好,停车;不能制动,进入避难线。优点:a、失控列车不进站内

7、,作业安全;b、站内到发线使用灵活,不需占到发线,且失控后对倒发线影响较小。缺点:a、上行列车占用区间时间长,影响通过能力;b、列车增加一度停车,浪费一次下坡动能,运营支出较大;c、列车一旦进入避难线,区间行车中断,影响路网行车。适用:站内作业繁忙,大站采用。注:比II相比,增加了一次侧向通过道岔,并溜向避难线的列车多一次逆向冲击辙叉心,故一般不采用。3、尽端式避难线设置位置尽端式避难线设置位置有:设在进站端:Ⅱ,Ⅱ’设在出站端:Ⅰ(2)设在出站端,I方案作业过程:不需一度停车,正常接入到发线,不能制动溜往避难线。优点:a、不影响区间通过能力,运营费

8、用小;b、列车溜入避难线,不影响行车。缺点:a、站内作业不安全;b、通往避难线的到发线使用效率低。适用: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