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

ID:57373452

大小:54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8-13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_第1页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_第2页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_第3页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_第4页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碳管《新型碳材料》 16卷第一期沈阳金属研究所刘畅南理工孙畅制作纳米碳管制备方法电弧法:在真空容器中充满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或氢气,以掺有催化剂(金属镍、钴、铁等)的石墨为电极,在电弧放电的过程中阳极石墨被蒸发消耗,同时在阴极石墨上沉积碳纳米管,从而生产出碳纳米管。激光蒸发法:利用激光束照射至含有金属的石墨靶上,将其蒸发,同时结合一定的反应气体,在基底和反应腔壁上沉积出碳纳米管。热催化法:调节放置在催化剂前驱体的位置控制催化剂的挥发速度和浓度,用改变气流的方式收集纳米碳管。太阳能法:将阳光聚焦于石墨烯样品上,使碳原子蒸发

2、,这些谈升华后被吹到低温区,并在低温区沉积,形成纳米碳管。重点介绍电弧放电法以等离子电弧作为物理基础。早在十九世纪初。人们就通过在两根石墨电极间放电而首次发现了电弧。但应用电弧技术从事炭材料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却已是近两个世纪以后了,科学家采用电弧蒸发石墨电极的方法实现了C60的大量制备日本电镜专家lijima在C60的制备装置中充入了1.3*10^-2MPa氩气,起弧放电后在阴极的沉积物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针状物.在高分辨电镜下观察到这些针状物呈中空管状,管壁由2层-50层不等的碳原子层组成,直径为4nm-3onm长约1um人们把这种直

3、径在纳米尺度的中空管状物命名为纳米碳管.当时得到的纳米碳管只是作为一种副产品,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富勒烯!无定形炭等杂质,碳管含量很低电弧放电法后来用氦气取代氩气作为缓冲气体..并将气体压力提高到6.7*10^-2MPa,这一调整使纳米碳管的产量达到了克量级.而且其纯度也大大提高。而装置基本上与制备C60的装置差不多。半连续氢电弧法与传统电弧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用氢气取代氦气作为缓冲气体.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物纯度2.采用了一种有效的含硫生长促进剂,大大提高了产物的产量和质量3.改进反应装置,实现了制备的半连续化,进一步提高了

4、产量.半连续氢电弧法此段,论文没有书上介绍详细。故引用书中部分介绍。采用大阳极小阴极。阴极是像笔一样的石墨棒,与有石墨粉和催化剂混合的阳极产生一个斜角。以氢气(图中黑点)为缓冲气。氢气可以促进催化剂的蒸发。所谓半连续,就是由于阴阳极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在反应中可以通过调节阴阳极的位置,倾角来控制反应进度和效率。优点:1.圆形反应器提供充足的反应原料。2.阴阳极的斜角有利于纳米碳管移到低温区,提高产量。3.实现了半连续化,增加可控性。纳米碳管的表征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可看作是由片层结构的石墨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纳米级同轴

5、圆柱体,两端由半个富勒烯分子封项。根据碳纳米管管壁的层数,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可看成是由单层片状石墨卷曲而成的圆柱结构,而多壁碳纳米管可理解为多个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相互嵌套而成。不同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石墨烯六边网格的卷曲示意图纳米碳管的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纳米碳管双壁碳纳米管TEM图单壁碳纳米管TEM图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方法与方法的对比(个人看法)电弧法:最早的方法。工艺简单,速度快,成熟,可控,纳米碳管纯度较高。但是电弧温度高,容易发生烧结现象,容易引入杂质,产量不高。激光蒸

6、汽法:利用激光照射,可以连续工作,快!但是纯度不一定保证,而且激光实在是太耗能,而且不安全。催化热解法:温度低,设备简单,安全,可大量制备高纯度的纳米碳管,并且也是连续工作。个人比较喜欢这个方法。因为我想不出这个方法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可能不如电弧法效率高,但是其安全系数和产量和产品纯度足以弥补这个缺点。我认为可以用这个方法实现小规模的工业化。太阳能法:这个方法听着就比较概念,理论家比较喜欢。对于务实的人来讲就只能呵呵了。产量低,过程复杂,花钱多。好吧...还是有优点的,环保。意义纳米碳管作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纤维已经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7、。就拿我来说,我爱打羽毛球,而我的拍子从小时候的金属制品已经变成了号称使用纳米技术的碳素球拍,的确非常好用,可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然而对于专业或准专业运动员来说,对球拍性能的追求的无穷尽的,球拍的硬度,这决定了拍子可承受弦的张紧程度,越紧,对球的控制程度越大。04年奥运会上,羽毛球运动员的拍弦大概是30磅,而08年中国队更换李宁牌球拍,将拍弦增加值36磅以上,结果是包揽羽毛球项目所有金牌。而纳米碳管的出现显然,让36磅无法成为尽头,只是一个开端。这只是纳米碳管应用的冰山一角,以小见大,潜力不言而喻!结束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