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

ID:57373911

大小:5.37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8-13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_第1页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_第2页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_第3页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_第4页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密成形(辊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密成形与特种锻造工艺主讲人:辛选荣精密成形与特种锻造工艺*绪论上册:迴转加工部分§1辊锻工艺§1-1辊锻工艺概述§1-2辊锻机类型§1-3辊锻变形基本原理§1-4辊锻制坯型槽§1-5成形辊锻精密成形及其特种锻压技术§2楔横轧工艺§2-1楔横轧工艺概述§2-2楔横轧机类型§2-3楔横轧运动分析§2-4楔横轧孔型设计目录§3特种轧制§3-1斜轧:麻花钻.丝杠.钢球§3-2辗轧扩孔与精密辗扩§3-3横向纵轧§4旋压工艺普通旋压变薄旋压复杂旋压§5摆动輾压§5-1摆动輾压概述§5-2摆动輾压工作原理§5-3摆輾工艺的典

2、型工序§5-4摆輾工艺特点中册:特种成形技术特例-齿轮及花键成形工艺§6-1齿轮轴冷打技术-旋锻§6-2花键轴纵轧技术§6-3花键轴横轧技术§6-4花键轴冷拔技术§6-5花键轴冷挤技术§6-6齿轮冷精锻技术下册:特种工艺部分§7精密模锻§7-1精密模锻的概念§7-2精密冷锻§7-3精密热锻和精密温锻§8超塑性成形§9液态模锻与半固态成形§10等温模锻§11多向模锻§12粉末锻造§13电热镦锻§14精密冲裁§15--1旋转锻造的概念§15-2旋转锻造的工艺设计§15-3旋转锻造的工具设计绪论成形之前冠以“精密”二字

3、目的是表示与普通成型工艺的区别,锻造工艺前冠以“特种”二字目的也是表示与普通锻造工艺的区别。特种锻造工艺是针对普通锻造工艺在下料、加热、锻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而形成的新工艺,它除了具有普通锻造工艺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变形力量小,可以在小设备上干大活。迴转加工部分就是利用迴转工具以连续的局部变形取代普通锻造工艺中的整体变形,从而使变形力降低几倍到几十倍,在小设备上干出大活。2.锻件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节约金属。甚至完全取代常规的车铣刨磨等有屑加

4、工,节约工时,像精密锻造、粉末锻造,以及等温模锻等常可以锻出复杂的高精度光洁度的锻件。甚至利用特种锻造工艺锻出常规切削机床所无法加工的零件,如异型盲孔、凸台等。3.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能满足零件的特殊要求电热镦锻可以锻出长径比很大、用平锻聚料需聚很多次的大头细长杆类锻件。超塑成形和液态模锻等工艺也可大大简化普通锻造锻多次才能成形的锻件。以上三个方面是特种锻造工艺的主要特点,其他特点还有噪音低、振动小、劳保条件好等。锻造工艺不一定全部满足上述三个方面,满足其中之一的锻造工艺即可划入特种锻造的范畴。此外,以上三个方

5、面决定了特种锻造工艺均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而不适合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有些甚至是专门锻造某种或某类锻件的,专用性强,因此也常把特种锻造工艺称为专门锻造工艺。这些工艺都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新技术,其设备和工艺有待于完善,实际使用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技术风险,有一定局限性。特种锻造工艺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本课程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特种锻造的原理、工艺特点、发展状况,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而不是为了专门研究掌握某种锻造工艺。因此,本课程是以原理、工艺过程及其特点的叙述为主,除一些常用的工艺外,一般对具体的工艺参数不作深入细致的讲解。上册:

6、迴转加工部分§1-1概述辊锻---通过一对装有扇形模块的旋转锻辊上的型槽作用,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锻件或锻坯。§1辊锻1.辊锻工艺特点(1)连续静压,小设备上干大活(2)生产率高,对厂房、地基要求低(3)劳动条件好,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局限性:适用于长轴类和板片类锻件2.辊锻的分类和应用(1)制坯辊锻:相当于模锻前的拔长、滚挤制坯(2)成形辊锻:1)直接终成形有毛边(切)无毛边2)基本成形辊后整形(变形程度高于模锻中的预锻)3)一部分形状直接辊锻成形,而另外一部分采用模锻或其它工艺成形另外还分冷

7、辊和热辊两种较直§1-2辊锻机的类型1.悬臂式操作方便2.双支承式冷辊制坯热辊3.复合式同时有悬臂和双支承两种可布置较多的形槽§1-3辊锻变形的基本原理一.辊锻时坯料的咬入1.简单轧制时的咬入:简单,不考虑型槽只能平辊为研究对象(1)开始咬入阶段为:咬入条件:µрcosα>рsinα即μ>tgα即摩擦角β=arctgμ>α(2)已经咬入阶段:受力中心在受力弧段的中间进入稳定的轧制阶段咬入角将为α/2极限咬入角变成αmax=2β实践表明:稳定轧制时μ有所降低,一般咬入角αmax=(1.3~1.5)ββ为摩擦角2.在

8、型槽中辊锻时的咬入特点:①在型槽中辊锻时的两种咬入方式:(a)相当于简单咬入(b)侧壁首先接触咬入②侧壁接触首先咬入条件α<(1/cosθ)βθ—型槽侧壁与锻辊轴线夹角显然θ越大,对咬入越有利.3.强化咬入的方式①中间咬入ⅰ需较大的力量:否则咬不下去ⅱ要满足稳定轧制阶段的摩擦条件,否则咬入后也不能继续辊③其它方式:夹砂;刻痕增加μ初辊开坯,要用粗糙的辊面②强制咬入多道次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