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

ID:57375425

大小:9.2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0-08-13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来说一说。14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弈yì下棋第一课时弈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援俱弗yuánjùfú我会写听范读扫清障碍听范读,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2、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zhuóyúwéiwèi(课后第一题)wéi自读《学弈》,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互动课堂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课后第三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善于。善于下棋的人。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全国。“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课后第二题)这句话包含哪些信息?弈秋以擅长下棋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弈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弈秋,春秋时期鲁国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时下棋的第一高手。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句意: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让。教导。一心一意,集中精神。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引,拉。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不如。为是

4、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句意: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说。因为。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样。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到来,想拉弓箭把天鹅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不如前一个人了。说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你能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吗?(课后第三题)通读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有很多“之”字,找一找,说一说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

5、教导弈秋的教导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天鹅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课后第二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专心致志成功一心二用失败条件一样态度不同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的学习状态呢?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词语积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一心二用心猿意马弈秋的两个徒弟,哪一个有可能成为高徒呢?第一个徒弟理由:名师弈秋指导学习态度专心致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示?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学弈二人学弈——师从弈秋学习之理贵在专心专心致志

6、惟弈秋之为听一人成功另一人三心二意思援弓缴失败结构梳理主题概括《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通过这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学习态度不同拓展延伸孟子名句节选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解释词意。弈:诲:善:  鸿鹄:援:  俱:弗若:然:下棋课堂演练教导擅长天鹅大雁一类的鸟引、拉一起不如这样二、说说下

7、列“之”分别指什么。1.一人虽听之()2.思援弓缴而射之()3.虽与之俱学()4.弗若之矣()5.惟弈秋之为听()弈秋的教导鸿鹄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专心致志的那个人……的教导孔子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但是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然难倒了孔子。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辩论辩1.主人公是两个小孩子。2.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两个小孩子辩日这件事。看了课题,你得知了哪些信息?1.他们为什么争辩?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辩biàn我会写听范读扫清障碍听范读,在文

8、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