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

ID:5738467

大小:3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3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知能检测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第一节享誉世界的“医圣”李时珍一、选择题1.李时珍曾经对父亲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  )A.科考做官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D.终生行医【解析】 这是李时珍几次举人考试落榜后向父亲写的表明学医决心的诗,而编修《本草纲目》则应是医学实践的升华。【答案】 D2.李时珍选择从医的直接原因是(  )A.当时社会重视医学,学医地位高B.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做官C.家庭影响及个人爱好D.为谋生存被迫从医【解析】 受家庭熏陶,李时珍自幼就有从医

2、的愿望,故选C项。【答案】 C3.《本草纲目》使用的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是(  )A.按药性分类B.分纲定目法C.按气味分类D.按产地分类【解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采取分纲定目的办法,根据植物、动物、矿物等属性,将药物分成16部。【答案】 B4.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是(  )A.《伤寒杂病论》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解析】 《本草纲目》在国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曾称赞《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答案】 C5.下列对右图著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

3、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B.是科学家勤奋钻研、实地考察的成果C.是中国近代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象征D.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时出现的总结性科学巨著【解析】 《本草纲目》成稿于明朝。明朝时,我国的近代科技已远远落后于西方,故C项不正确。【答案】 C6.右图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谁而发行的(  )A.徐光启B.宋应星C.李时珍D.徐霞客【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右图人物为李时珍,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 C7.李时珍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主要是因为他(  )A.收集并整理了大量药方B.编写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C.开创了现代植物分类

4、学D.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解析】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大量药物和药方,成为中国医药宝库中集大成之作,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C项与李时珍没有直接关系。【答案】 B8.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终于弄清了、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别。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花酒,亲笔记下感受。这说明李时珍(  )A.性格比较执拗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态度严谨D.轻视前人经验【解析】 亲自了解药物的性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研究的态度比较严

5、谨。【答案】 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面材料:【材料】 兔【释名】 ……【集解】 ……(时珍曰)……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肉【气味】 辛,平,无毒。……(弘景曰)兔肉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唇也……。【主治】 补中益气。【发明】 ……其性寒而解热……,故又能治消渴。……虚寒者,宜戒之。……【附方】 ……血【气味】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五十一卷,“兽部”请回答:(1)《本草纲目》一般分哪几个门类来介绍一种药物?纠正了前人关

6、于兔子功用的什么错误说法?(2)从材料看,《本草纲目》有何不足之处?(3)总结《本草纲目》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主要贡献。【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从材料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的答案可从“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这一信息中找到。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材料中引用的前人的错误说法,而李时珍又没有纠正的。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 (1)门类:释名、集解、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错误说法:望月而孕。(2)没有否定或纠正前人的某些错误说法(如孕妇忌吃兔肉)。(3)对16世纪以前传统中医药的研究进行

7、了全面总结;创立了新的药物分类法;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说法。10.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

8、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