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

ID:57399610

大小:6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18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_第1页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_第2页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_第3页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_第4页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高 艺术手法赏析(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艺术手法赏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由高至低,向我们展示一幅精美图画,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14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丽图景。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应用了渲染的艺术手法。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

2、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3、“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

4、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缠身;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沉郁顿挫,含蓄深沉“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飘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