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

ID:57401840

大小:2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5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_第1页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_第2页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_第3页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_第4页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知识与技能】1.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活动.2.用数据说明,得出合适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过程与方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用数据说话,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具体方法是:课前布置调查活动,并收集好数据,本节课只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数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情感态度】本节是最好的人文方面的教材之一,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综合运

2、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活动.【教学难点】撰写课题报告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上网调查,合作完成下面的活动:(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4)根据国外的实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问题2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并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调查问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2)抽取的样本容量是多少?如何抽取样本?(3)用频数分布表整理收集到的数

3、据,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数据.并指出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最多?哪个范围内最少?这个范围的家庭个数各占被调查家庭的百分之几?(4)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调查的人均月用水量能否作为全国人均的月用水量呢?按生活基本月均需水量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5)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上述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6)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问题3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分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适时进行指导,30分钟后交

4、流成果,老师适时作出点评.最后形成共识,布置撰写课题报告.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怎样撰写课题报告?【归纳结论】撰写课题报告,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可以采用科学小论文的形式等.在撰写课题报告时,应注意体现数据的作用,尽量用数据、统计图表等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使报告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本课时只要将问题1,2,3的探究情况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便就是一篇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有关节约用水的课题报告.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是某公司近三年的资金投放总额与利润统计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1)2010年的利润率比2009年的利润率

5、高2%;(2)2011年的利润率比2010年的利润率高8%,(3)这三年的利润率为14%;(4)这三年中2011年的利润率最高,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1)(4)是正确的,(2)(3)是错误的,选B2.在对某次实验数据整理过程中,某个事件出现频率随实验次数变化的折线图如图所示,这个图形中折线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试举一个大致符合这个特点的实物实验的例子(要求指出关心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由图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50.00%,符合这个实验的例子可以是投

6、掷质地均匀的硬币,关心其正面或反面;投掷质地均匀的骰子,关心是奇数或偶数等.3.观察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分析:由于不知道甲、乙两校的具体总人数,故不能比较他们的男女生人数多少,故选D.4.如图①,图②所示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图①2011年甲、乙两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图②(1)通过对图①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2)通过对图②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3)

7、2011年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分析:(1)由图①可知,甲、乙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甲校增加较快;(2)由图②可知,甲校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最多,占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的一半,乙校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最多,占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的60%;(3)2011年甲校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是2000×38%=760(人),乙校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是1105×60%=663(人),两者之和是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总人数,是1423人.5.为了决定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做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A.测

8、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