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

ID:57420538

大小:616.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8-18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19-《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资源学原理》许树辉2019-09第四讲自然资源的性质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什么是自然资源?环境或其某些部分,只有它们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时,才是自然资源。——金梅曼《世界资源与产业》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辞海》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1972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作为这些成分之源泉的环境功能。——《大英百科全书》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多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蔡运龙等《自然资源学原理》2、自然资源概念内涵——产生的天然性——构成的条件性——未来的发展性——利用的文化性二、自然资源的类型1、自然资源分类的多样性——无统一的分类系统,视角度、目的不同可进行划分;——两分法: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2、自然资源界线的相对性——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

3、现实。3、自然资源的进一步细分——气候分类、生物分类、土地分类、矿产分类等第二节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一、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资源基础——即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计算方法:元素丰度(g/t)×地壳总质量(24×1018t)——仅表明资源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在实际上用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2、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只反映了当前的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而不是资源储存量的潜在规模。——探明储量受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得性,需求水平、开采成本、资源产品的价格

4、、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等因素的影响3、条件储量——是已查明的储量,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估计远景资源范围的常用方法:根据一定地质条件下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根据过去每钻井单位深度的发现率外推。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为止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方法:根据已勘察地区过去的发现模式外推。6、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储量和理论资源

5、的总和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其估算值是建立在天然系统自然输出的基础上,忽略了由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所施加的局限。或根据发达地区已实现的生产能力来推算不发达地区和未开发地区的生产潜力。2、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控制在持续能力以内,它意味着须抑制当前的消费,意味着保护一种可更新资源很可能要付出代价。3、吸收能力——即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

6、化的能力——环境的吸收能力因环境本身和人类作用而发生改变——把废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媒介吸收能力限度内,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应遵循的普遍原则4、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生存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限承载能力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稀缺性——绝对稀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造成的稀缺——相对稀缺:由于分布不均造成的局部稀缺2、整体性——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因资源的整体特性,会对其它资源、环境形成影

7、响。3、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导致了资源稀缺特性的丰富化,由此也派生出竞争性特征。4、多用性——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须全面权衡。5、动态性——自然资源加上人类社会构成“人类-资源生态系统”,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资源的改良增殖、人与资源关系的良性循环(正协同)——资源退化耗竭、人地关系恶化(负协同)——动态性特征要求关注“增值性”和“报酬递减规律”两个概念6、社会性——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自然资源稀缺与开发导致

8、的生态影响约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冲突和争夺冲击着社会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自然资源的价值响应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