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

ID:57420808

大小:1.45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6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过山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过山车”课题我们的“过山车”单元物体的运动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科学概念目标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目标解读先通过观察过山车图片聚焦过山车的运动,再熟悉现有材料并明确设计要求,最后设计、制作和评价自己小组的“过山车”。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完成指定的任务。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

2、测试和调整。目标解读在建造“过山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提高交流和评价能力,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体会“做”和“思”成功和乐趣。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点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难点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

3、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视频《过山车》,提出问题:说说这是什么游乐设施?课件展示:师简介过山车。激趣导入新知探究聚焦: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利用所学说说它们是哪种运动形式?利用所学判断过山车的运动形式。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新知探究探索一: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学运动的快慢。课件出示:一、建造塑料积木轨道制作材料:塑料积木、底板制作过程:1、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直线轨道。2、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曲线轨道。二、建造泡沫保温

4、管轨道制作材料:铁架台、泡沫保温管、剪刀制作过程:1、将泡沫保温管用剪刀剪开。2、用铁架台的试管夹将泡沫保温管连接起来,并调整高度。3、根据需要设计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索一、探索二为探索三小实践打下基础。依据探索一、探索二完成探索三设计→制作→评价。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探索二: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课件出示:1、如果轨道距离太短将难以测量运动的时间。轨道也不宜过长,不然需要的材料过多,搭建起来用时也会较长。提出

5、问题:如何测量轨道的长度?可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师:用硬质的直尺可以测量轨道的长度吗?为什么?师小结:不可以。由于”过山车“存在曲线轨道,因此用硬质的直尺测量不准确。课件分别出示“过山车的设计要求”2、3、4、5设计要求2播放微视频《实验告诉你什么是惯性》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惯性,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探索三:小实践课件分别出示:1设计2、制作在制作“过山车”之前的设计图纸阶段是很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符合科学规律才能设计成功作品。制作的过程不要随意更改之前的设计图。3、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

6、成对“过山车”的评价。可参考以下评价标准进行评价:1、长度是否达标。2、是否同时具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是否有变化。4、“过山车”是否稳固。拓展延伸过山车的历史1、萌芽阶段:过山车的最早雏形,源自十五世纪的俄罗斯滑梯,一开始是在冬天的时候用水凝结成结冰的轨道,后来逐渐使用木质的轨道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2、早期阶段:到了1827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段废弃的矿山铁轨,有人受俄罗斯滑梯的启发,利用废弃的铁轨用于娱乐。3、诞生阶段:1872年,美国纽约的康尼乐园,商人汤姆森,正式把俄罗斯滑梯和重力铁轨的方

7、案用于公园娱乐经营。经过市场的检验,在1989年,同样在康尼乐园,普雷斯科特,第一次发明了翻筋斗设计。4、成熟阶段:1959年,美国加州迪士尼,第一次使用管状钢轨设计。1972年,钢轨设计过山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国王乐园技术完全成熟。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