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悟师德.doc

读《论语》悟师德.doc

ID:57429677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7

读《论语》悟师德.doc_第1页
读《论语》悟师德.doc_第2页
读《论语》悟师德.doc_第3页
读《论语》悟师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论语》悟师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论语》悟师德王富军老师工作坊曾几时,我们还在教室里抑扬顿挫地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是我初次接触《论语》这部经久不衰、流芳百世的传世经典。也是那时,聆听恩师的教诲,我才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位家喻户晓,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孔子。后来,我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传播文明,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理论,但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是孔老夫子的论著——《论语》,于是,在这个暑

2、假,我欣然前往书城,买回了我倾慕已久的教育专注《论语》,在炎热的酷暑里,我拉低窗帘,轻吟孔夫子的教诲,《论语》如同丝丝雨露,习习凉风,沁入心扉。我深切的感悟到《论语》这部教育论著的光辉,品味其育人的真谛!领悟其为人师表的内涵!一、为人师表,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述而》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

3、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大教育家孔子曾对自己作中肯的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不知倦怠,真正做到了学无止境,是活到老,学到老精神的践行者。《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传统的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不时温习它。但我觉得将它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适时地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应该是正确

4、的。作为教师也就是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于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现在许多学校年轻教师比例比较高,他们刚刚走出高校大门踏上三尺讲台,长处是知识新,思想活,理论水平高,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纯理论型的思维模式,养成传统儒家的教学思维方式——理论知识加实践教学。至于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俗话说: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正如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悟:问渠

5、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做教师,必须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做到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轻松驾驭课堂教学。就拿我们自身来说吧,我们虽然只是一名小学教师,但我们应该注重知识衔接,应该熟悉小学到初中,甚至和高中知识的过度与衔接,应该熟悉知识结构体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知识的铺垫,为孩子升入初中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到抓住现在,放眼未来。二、为人师表,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高尚,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就会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白费口舌。一

7、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损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也就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的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人物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

8、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学生子贡说:“我不打算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自然繁衍了人类,人类效法着自然。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平时,常常有这种情况: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但却肯听我们老师的。因为孩子都具有“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