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作业方案.doc

起重作业方案.doc

ID:57429839

大小:3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17

起重作业方案.doc_第1页
起重作业方案.doc_第2页
起重作业方案.doc_第3页
起重作业方案.doc_第4页
起重作业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起重作业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户外起重作业措施方案施工单位(章)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一、工程概况1、110kV部分:1回主变进线间隔,1回主变出线间隔,1组母线设备间隔,其中1组预留分段间隔及1组预留出线间隔本期仅安装1组接地开关及1组各留开关。2、35kV部分:安装7面I-AY1-40.5型金属铠装交流移开式开关柜。3、10kV部分:安装10面AMS型金属铠装交流移开式开关

2、柜4、1#主变及各册引线,1要110kV中性点设备。5、(1×3000+1×4800)kvar户外并联电容器装置。6、上述安装项目相应的二次设备。二、本方案的制订按如下标准作为技术依据:<<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械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86);<<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56-96)。三、工艺流程供需交底——施工预检——吊装——技术准备——场地布置——电器安装——工具材料

3、——龙门吊装——调试——自检——安全协议——整机拼装——安全措施——电器预装——施工进度——整机检测四、轨道安装1.用水平仪检查承轨梁的高低差,桥式起重机以每个柱子作为测量点。2.如两轨全程高低差超过15mm时,通知土建部门重新用水泥找平承轨梁。3.当两轨全程高低差小于15mm时,用钢板将轨道垫平。4.根据测量结果,绘出承轨梁的高低曲线。5.根据承轨梁的高低曲线,计算出加垫钢板的厚度和数量。6.制作加垫钢板,加垫钢板的宽度不能小于轨道压板宽度,其厚度方向允许加叠,但必须将其焊成整体,最后和轨道钢垫板焊成一体。7.检查轨道安装材料(压板,螺拴等)是否同轨道相符。8.

4、通孔:如水泥预制梁螺栓孔因残留水泥而造成盲孔,则应用大锤和圆棒将其击穿。9.校直轨道。10.吊放钢垫板,吊装轨道,上压板螺栓。11.检测和调整轨道精度,按图示要求。12.装车挡,轨道安装完毕后,在一根轨道的两端先装上车挡,另一根轨道上的车挡待起重机安装完后再安装。13.轨道安装结束后,测量轨道的安装误差,制成图表,归挡。五、龙门拼装和吊装1.先将支腿的各个部件拼装好,螺丝拧好然后在将风绳挂好。2.在将主梁按顺序拼装好,销子打好,并穿好开口销。3.根据门机的跨度及起升高度,于轨道两侧竖立两个支架。4.将汽车停至预测固定地点。5.主梁起吊,置于支架上,栓紧。6.按图纸

5、将支腿、司机室与走台拼装,起吊垂直安装于轨道上,每个支腿用4条缆风绳固定。7.主梁起吊,平移至支腿上方,拼装、焊接,用螺栓固定。六、整机拼装调试注意事项:1.整机的拼装应以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为准。2.拼装时不应随便在设备上施焊,气割,扩孔等。3.起重机上所有用螺栓连接的件,其连接孔多为配打而成。因此,装配时应注意其配对的唯一性。4.装下横梁,确保四轮形位公差。5.装支腿,上螺栓,支腿顶部用缆绳固定。6.装主梁,主梁分片吊装,按图纸对准各螺栓孔紧固螺栓。7.小车吊装,主梁安装完成后将小车整体吊装至主梁上。8.安装时应注意软缆引入侧的方向同控制箱对应。9.桥机小车的钢

6、丝绳不应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裂嘴和松散的现象。10.小车安装完后,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油。11.空载时,小车的制动距离为:103mm-143mm。12.满载时,制动时间内的下滑距离为:80mm。13.控制电压为36V。七、电气安装(一)、总则1.起重机电气安装应以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为准。2.电气装置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防腐漆或镀锌。3.所有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涂锌制品。4.接地滑接器与轨道应可靠连接。5.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栓连接时,应进行电器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栓固

7、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扁钢截面宽度不得小于40mm×40mm。6.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应设两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跨接;接地电阻应2小于4Ω。(二)、软缆供电1.支撑软缆的钢丝绳和绳端拉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2.当钢丝绳的长度<25m时,绳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1m;当钢丝绳的长度>25m时,绳端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应小于0.2m;3.拖缆小车间的最大距离为5m。4.拖缆的长度应比小车的移动距离长15%-20%。5.拖缆间应装牵引绳,其长度应短于软缆。6.软缆两端应固定可靠。7.采用电缆卷筒供电方式时,安

8、电缆卷筒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