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

ID:57431295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7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_第1页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_第2页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_第3页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_第4页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截取生活横断面——如何选材与表达山东淄博教研室 王玉强师:今天我们以“截取生活横断面”为题,来谈谈怎样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来写记叙文,那么副标题是“如何选材与表达”。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选材,一是表达。现在咱们来看看同学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来具体矫正。这次作文题目是《为他人开一朵花》。咱先找几个同学读读自己的作文。生:(读自己的作文)悦耳的铃声回荡在清晨的校园里,我一边手忙脚乱的翻书包,一边用不太友善的声音问道:“下节课上什么?”“数学”。回答我的是同桌,一个矮小瘦弱的男生,戴眼镜,学习不差……“我的书呢?”我找不到我的书了,我急得出了汗。……“要不先

2、看我的吧!”同桌和蔼地说。……下课了,我反复找我的数学。……晚上又回家找,终于找到了……师: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啊?就是说上课你没带书?整篇文章都写在“找书”,上课找,下课找,晚上找。而本文的题目是“为他人开一朵花”啊。“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要写为别人着想的事情,而本文中有一句话是符合“为他人开一朵花”这个题意的,这句话是什么?生:“要不先看我的吧!”同桌和蔼地说。师:这就对了。而你的文章几乎全篇都在找书,突出题意不够啊。回答“谁”“开出的什么花”“如何开出的”这几个问题,定格不够。“要不先看我的吧!”是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是爱心的举动,是同学为他人“开一朵花”。而你在这

3、里却仅仅写了一句话,就一笔带过了,没有把这个“点”进一步放大、渲染、抒情啊,就是没有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这是选材的问题。师:选材在记叙文中很重要,你要尽量选取那些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然后进行定格,就像照相一样,把“点”放大。就是要把符合题意的场景、细节扩大晕染开来。如果你这篇文章要写这个同学,写一个人物,就要写几件“为他人开一朵花”的事情,光写一件事就单薄了,要再补充。你这篇文章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定格放大,不要一句话就写完了;二是要突出主题,如果写一个人的话,必须再找这个同学的其他“为他人开一朵花”的材料;如果要写另外的人“为他人开一朵花”

4、的材料,这就不是写一个人了,而是写一个群像了。(然后再让另外一个同学读自己的作文)生:呃,起风了……(生不好意思,读的不清楚。)师:“呃,起风了……”这段很好,怎么不自信啊。来,重读一下。生:呃,起风了。“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我不经意的答道。无意中与父亲对视,看到父亲那慈祥的眼,思绪缠绵。下晚自习的一个夜晚,屋外淅沥沥的下着雨,窗外的几棵树在风中摇瑟,我站在门前,任凭冷风钻进我的裤腿,看着其他同学陆陆续续地被接走,不由得焦急起来,此时我看到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父亲,我跑到父亲的伞下,望着父亲的眼,没有说什么。师:介绍一下,这个自然段说了几件事啊?生:两件

5、。父亲提醒我多穿件衣服;下晚自习,爸爸来接我。师:“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就像刚才那位同学写的“要不先看我的吧?”——一句话就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我知道同学们在写记叙文时,是经常写父母送伞的。这里还有一篇,也是写送伞,咱找个同学读读,看看这两个送伞有什么区别?生:小时候下雨,妈妈撑一把伞,伞柄往我的方向偏……我没有淋湿,而妈妈的半边身子湿了……长大后,我与妈妈撑一把伞,我把伞柄故意侧向了妈妈,这次换成自己的半边身子湿了……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那个同学也写了伞,“望着父亲的眼,没有说什么”;而这个同学也写了伞,突出了妈妈打伞与自己打伞的经历。你有什么发现?生:第一个

6、同学写的太简单。生:第二个同学写得好,两件事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但我觉得有点虚构。生:第二个同学的选材虽然很常见,但细节描写非常突出。师:好,咱先谈谈虚构。我们讲究文章要真情实感,要写真性情,但文章是“二度创作”,不是生活的原本描摹,不是流水账,不是不可以增加或减少些什么的。就是说,文章的“二度创作”是可以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允许虚构一些的。我们这样反问:是不是所有作家写的作品都是真实的?生:不一定是。师:对,像贾平凹的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文中写道:“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这个话你仔细考虑考虑是不是有点问题啊?“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真实吗

7、?生:不真实。师:对,但他写出来就是真的了,那他为什么要虚构呢,是不是为了突出母亲的心情以及她对孙女的关爱啊。我们还是回到写伞的作文上来。对比看这两位同学的作文,很明显是第二位写得好,他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时,写母亲与我把伞柄倾斜的时候,怎么写的?那么第一位同学的语段存在什么问题?生:第二个同学用了细节描写;而第一个同学,一个段落写了两个事情,都不具体,没有细节描写。师:对啊。你一个自然段写一个完整的场景与细节就很好了,你却写了两个,这两个材料都是走马观花,都没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想给同学们谈谈记叙文如何选材。我想用个类似的数学公式来表现——“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