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

ID:57445900

大小:31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19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_第1页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_第2页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_第3页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_第4页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与高学历地思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与高学历的思辨——浅谈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投资的有效性《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国家加速建设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其中人力资本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矛盾,因此我国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人力资本投资大体上可分为各级正规教育投资(以下简称教育投资)和职业技术培训,而教育投资较职

2、业培训而言处于相对基础地位,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自1986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义务教育”这样一个概念被引入人们的视线围之,如今也早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且近年来国家通过对学费的减免缓解学生家长尤其是贫困家庭的负担,进而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孩子有学可上。而如今关于是否应该将九年制延长为十二年制的问题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教育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全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也是每个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前提。然而,中

3、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人口过剩的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小的问题也会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被放大许多倍,因此,仅仅以其他国家的经验为鉴、简单地模仿并不能最合理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根源。图一由图一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教育的投资逐年攀升,而近几年义务教育免学费政策的出台更体现出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然而,绝对数量上的提高并不能完全反映教育质量的同步提高,据统计,2006年全国每十万人口小学和初中平均在校生数分别为8192和4557人,即全国大约有共1.66亿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有此可见,平均每人可享受教育资源

4、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即数量的上升并没有引起教育质量的大幅度上升。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扫除文盲,提升公民素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这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第一步。然而如今中国的义务教育是否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或者说对于教育的投资收益究竟如何,现在并不能轻易下结论。首先,世界围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人的要求不断提高,“文盲”这一定义的围也在逐渐扩大,人们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避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如今,仅仅拥有小学、初中学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与“文盲”无异,他们并不能达到一般脑力劳动者所需具备的素质;而在和受教育程

5、度更低的体力劳动者的竞争中,却并不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相反,在选择接受教育的六年或九年时间里,相较于更低文化水平者而言,他们的机会成本更大,因为放弃接受教育者可以在这段时间接受更为单一、可操作性更强的技术培训,而这些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远高于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小学、初中毕业生。其次,就学校教育而言,初等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上,这一阶段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应当优质化。然而由于适龄人口众多,而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不配套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低下。学生与老师形成一种多对一的模式

6、,而教师难以兼顾每个人能力、性格上的差异,往往采取单一、简单的应对方法,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中务教育中所设置的课程涵盖围较广,重知识灌输而轻素质培养,且大多为强制性学习,即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容和方法,单一的考试制带给学生的压力过大,加上一些老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对老师和学校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排斥与学习相关的一切。对于学习的排斥,其实并不是个例,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只是排斥程度与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当前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对于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有限,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没有被高效利用,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而这对

7、于教育资源相当贫乏的中国而言,是一种并不很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的普及的确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的竞争力,然而这种相对而言机会均等的义务教育虽然顾及了公平的原则,却也因此难以兼顾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接受同等程度教育所耗费的成本,可见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有人说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技术学校和高中的并驾齐驱是对人才的一种分流,诚然,技校选择了一部分人学习某一特定的技能,似乎是一种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然而不得不指出,我国很多职业技术学校是由政府创办,它们在很多课程设置、教育模式上和义务教育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大多是理论多于实

8、践,被动灌输多于主动求知。而且由于这种分流以成绩为依据,技校中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