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

ID:57446064

大小:1.6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8-19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_第1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_第2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_第3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_第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第二讲领导的心理品质及能力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领导心理什么是领导?领导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从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活动的过程。领导是协调人。如何选拔领导?西方采用评价中心技术:文件筐测验(公文测验)和群龙无首讨论会。领导者的心理品质特质理论(TraitTheory)认为某人能成为领导者是具有超越他人的某种人格特征。现代品质理论从动态角度研究领导者的品质特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领导者需要:(1)高超智力。威廉姆斯(Williams,1982)通过15年研究发现,领导者的IO通常在120-135之间,至少在115-1

2、19间。(2)情绪上的成熟。(3)激励作用。(4)有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领导欲望和影响力。一、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实际上是建立人际间的良好关系,齐心协力实现管理目标。罗伯特.卡茨认为有效管理依赖三种能力:技术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观念性能力。技术能力最实在,最易了解,人际关系能力须在人际交往中培养,观念能力对上层领导特别重要,是制定政策、解决问题和发展方案的基础。1、社会关系是集团与集团的关系,带有非个人色彩。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靠心理力构建,即认识上的共识、感情上的共鸣、需要上的

3、互补、态度上的诚意及人际信任与责任。2、社会关系决定和调整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直接表现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通过人际关系对个人发生影响人际关系理论1、印刻现象印刻指有机体在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早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现象2、本能论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是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是人类祖先形成的生存能力遗传给后人。3、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吸引是学习的反应和结果。伯恩用刺激-感觉-反应模式予以解释。4、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认为,在人际交换中人们付出成本,得到报酬,报酬减去成本即利润。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大于失。5、人

4、际关系的观念理论柯维归纳为:(1)利人利己(2)损人利己(3)损己利人(4)两败俱伤(5)独善其身中国人际关系是人情、人伦、人缘三位一体的结构构成。霍姆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约翰亨利现实中的约翰现实中的亨利自我意识中约翰自我意识中亨利亨利心目中的约翰约翰心目中的亨利人际关系吸引规律1、外貌吸引2、相似性3、需要互补4、喜欢回馈5、时空接近6、能力崇尚阿伦森的实验结果条件喜欢否定-肯定+7.67肯定-肯定+6.42肯定-否定+0.87否定-否定+2.52人际吸引的个人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1968)

5、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大学生选择,结果如下:最受欢迎的依次是:诚恳>诚实>理解>忠心>可信赖>可依赖>聪明>关怀细心>体谅>热忱。最不受欢迎的依次是:欺诈>稀奇古怪>恶意>残忍>不诚实>不真实>做作>不可信赖>冷漠>贪得无厌。一、什么是人际冲突沙莲香认为:“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甚至争斗关系”。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3种冲突:(1)特定行为上的冲突(2)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3)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多伊奇把冲突分为5种:(1)平行冲突(2

6、)错位的冲突(3)错误归因的冲突(4)潜在冲突(5)虚假冲突三、冲突的过程1、冲突潜伏阶段2、冲突知觉阶段3、冲突外显阶段4、冲突结果阶段四、冲突的原因一是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二是需要或价值观、行事、做事风格等不同;三是归因;四是报复心理;五是信息沟通不流畅。对自己的关注竞争对他人的关注妥协回避合作顺应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沟通种类:1、口头与书面沟通2、正式与非正式沟通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人际沟通特点:1、信息传递和接受的双方具有主动性。2、沟通双方需要掌握统一的编码和译码体系

7、3、会产生特有的沟通障碍。人际沟通能够满足人的三种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和表达感情的需要。最有影响、引用最多的模式是申农和韦弗(1948年)的信息传递模式。这个模式认为,沟通过程至少有5个必需成分:信息流、发信者、通道、接受者、目的。柏恩的PAC分析理论P(父母)以权威、优越感为标志,A(成人)以客观理智为标志,C(儿童)以服从、任性为标志。在一般情况下,成人心理状态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成人的刺激往往引起对方作出成人反应,使人际互助的关系持续下去。所以,在交往中人们应处于成人状态,

8、一起摆脱P的专断,C的冲动。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莫里诺首创)(1)设计问卷(2)资料整理有矩阵和靶形图两种二、参照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创立)(1)群体成员互评(2)准备一个大信封(3)看10%的人的评价该法不适合有较多交往,感情维系为重的团体。人际关系钜阵被选者选者ABCDEF选择数A3213B3213C2133D2133E3213F122总计1167360人际关系的改善1、注意克服人际知觉中的偏差(1)首因效应。指与他人接触时,最初得到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作用最大。(2)近因效应。指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