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

ID:57446490

大小:9.5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8-19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_第1页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_第2页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_第3页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_第4页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Tumors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概论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全世界每年约有1010余万人患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主要死因。我国每年约新发病例200万,死亡约150余万人,其中60%以上为消化系统癌症。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在农村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病因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80%以上与环境因素

2、有关化学因素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等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物理致癌因素1.电离辐射,包括x线、γ射线和亚原子微粒(α粒子、β粒子、质子和中子)等均能诱发染色体断裂、移位、基因突变而增加肿瘤发病率。2.紫外线作用于DNA,引起嘧啶二聚体形成,长期过度照射与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有关。3.其他,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粉尘-肺癌、胸膜间皮

3、瘤。生物致癌因素DNA肿瘤病毒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人类乳头瘤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RNA肿瘤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寄生虫中华支睾吸虫,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细菌幽门螺杆菌遗传因素肿瘤遗传易感性(hereditarysusceptibility)大肠癌(FAP)乳腺癌(BRCA-1)胃癌等免疫因素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儿童期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这两个年龄组肿瘤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性肿瘤

4、发病率升高。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伴发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行消退的报告。内分泌因素乳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切除卵巢或用雄激素治疗,可使乳腺癌体积缩小,在治疗时,测定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水平,以鉴别肿瘤的激素依赖性。营养因素在西方

5、国家,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大肠癌发病率高;而在我国和日本,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大肠癌发病率低。2001年2月15日和16日,Nature和Science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同时宣告了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我们的际遇……发病机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正常上皮增生微腺瘤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浸润转移基因APCMCChMSH2hMLH1hPMS1hPMS2K-rasDCCP53nm23??大肠肿瘤癌变过程分子事件模式图分类与命名目的在于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

6、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肿瘤性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组织来源癌,肉瘤母细胞瘤细胞,态、分化程度鳞状细胞腺细胞低、中、高分化命名规则:器官+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组织来源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carcinoma),起源组织的名称后加“癌”,即为肿瘤名称。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sarcoma)起源组织的名称后加“肉瘤”,即为肿瘤名称。 起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良性者有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恶性者有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有些恶性肿瘤则以“人名”命名如霍奇金(Hodgk

7、in)病(恶性淋巴瘤)、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B淋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有些恶性肿瘤以“病”命名 如白血病(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蕈样霉菌病(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等。结肠中分化管状腺癌转移到肝脏。如何命名?临床表现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转移症状全身症状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形态学检查肿瘤分期T是指原发肿瘤,按肿瘤的状况又分为Tis一原位癌(浸润前期癌)T0-未发现原发肿瘤T1-4-按肿瘤大小和(或)局部侵犯的范围分类Tx—不能估计的

8、任何癌肿N代表区域性转移淋巴结N1-3一根据淋巴结大小和受累范围而定Nx一指区域淋巴结受累与否未能作出估计M代表远处转移M0-末发现远处转移治疗治疗肿瘤:手术、放射线、抗癌药、中医药及生物治疗等各种疗法。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而选择。首次治疗是关键。重视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手术或姑息手术其他:激光手术超声手术冷冻手术化学疗法(chemotherapy)已能单独应用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