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

ID:57458810

大小:2.97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22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生物其中考-Microsoft-Word-文档————————————————————————————————作者:————————————————————————————————日期:高二生物试卷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构成纤维素、胆固醇和淀粉酶三种物质都具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NB.C、H、O、N、PC.N、P、K、MgD.C、H、O2.糖元、蛋白质、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葡萄糖、氨基酸、果糖B.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 C.葡萄糖、氨基酸、麦芽糖D.单糖、核苷酸、葡萄糖3.人

2、体内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4.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类D.ATP5.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A.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出现红黄色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C.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D.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6.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A—P~P~PB.A~P—P—PC.A—P—P~PD.A~P~P~P7.下列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A.消化酶B.抗体C.胰岛素D.血红蛋白8.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3、ABCD9.右表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研究的实验操作步骤,该实验的假设是步骤项目试管甲乙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新鲜的蔗糖酶溶液2mL2mL4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5注入斐林试剂2mL2mL6酒精灯水浴加热1min7观察现象A.酶具有专一性B.酶具有催化功能C.酶具有高效性D.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NH2-C-COOHHCH2-CH2-COOH①②NH2-C-COOHH(CH2)3-CH2-NH2③④10.有两种氨基酸和缩合的基团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1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

4、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1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膜的是A.酵母菌B.HIV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13.有人分析有机小分子样品,发现它们含有C、H、O、N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A.淀粉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核酸14.小麦种子在萌发时,由于长时间缺氧而引起烂芽,可能的原因是A.缺少阳光B.二氧化碳C.缺少能量D.酒精中毒15.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A﹥B>CB.A

5、>A>CD.B

6、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B.淀粉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蔗糖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来证明的21.用含18O的葡萄糖示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22.ATP和ADP在细胞中含量都很少,但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24小时内竟有40千克的ATP发生转化,这说明A.ATP在人体细胞中分

7、布广泛B.ATP容易分解为ADPC.ADP容易合成ATP储存起来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23.医生常常给病人输液,是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为什么不输蒸馏水或浓盐水?A.蒸馏水不含营养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入细胞C.由血液中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D.防止细胞过度吸水或失水24.葡萄糖被人体红细胞吸收时,都是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的,还要依靠细胞膜上的一种成分携带,但不消耗能量。这一跨膜运输方式是A.渗透作用B.自由扩散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25.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核酸酶26.在生物体内,氧气的作用是A.

8、在线粒体内与碳结合生成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