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

ID:57461271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听说过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常带有讽刺或劝喻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你能不能猜出寓言故事的名称?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都了解过,今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2、,扫清字词障碍。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正音。预设点:(1)折颈而死:“颈”,应读三声。(2)冀: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3)身为宋国笑:出示“为”的读音和意思。读wéi:①做;②当作,作为;③叫作,称为;④被。读wèi:①替,给;②由于,为了;③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练读。(1)重点指导书写“耕、颈、释、其”。(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

3、著作。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中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2.了解文章的意思。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第二课时-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1.再读课文。注意停顿。(1)结合注释,了解意思,正确断句。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

4、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出示:谁在等兔子?他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最后等到兔子了吗?2.学习第1句。(1)谁在等兔子?(一个宋国人)(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农夫)课文是怎么说的?(宋人有耕者)3.学习第2句。(1)课本插图中除了农夫和他的农具外,还有什么?(树桩)(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田中有株)4.学习第3句。(1)这只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兔子跑来撞在树桩上撞死了)(2)兔子撞到树桩上是偶然还是必然的现象?(偶然)(3)“走”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是“跑”的意思。5.学习第

5、4句。(1)白白捡到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耒”字教学。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作偏旁的?(耕耘)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以“耒”作偏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耕种)【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农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字义,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耒”字的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作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

6、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了白白得到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放下农具,不做农事——守株待兔。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守株待兔。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农夫仍然——守株待兔。【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及其想不劳而获的心理。】(4)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6.学习第5句。(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没有)(2)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7、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7.疏通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能读通顺。(2)谁能像读第4句一样试着读出节奏感?(配音乐)二、品读感悟,总结寓意。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不是)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遗憾。三、指导背诵,拓展阅

8、读。1.背诵课文。(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进行背诵。(2)想象画面,配乐背诵。2.拓展阅读。(1)学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2)根据问题再读课文,《南辕北辙》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