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

ID:57462338

大小:26.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22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_第1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_第2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_第3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_第4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拱形的力量|教科版 (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教案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有的书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

2、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教学目标:  ●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过程方法:  ● 根据学生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①激趣导入,引出问题。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④探究活动延伸。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

3、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程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  ●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

4、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教学价值:  ●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  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做拱形的纸,课件(教师用)。铁垫圈、螺帽若干,自制搭拱积木(二至三组)。  学生准备:每生带四五本书用于抵住拱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增加材料

5、的情况下,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几种办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让一张纸承受更大压力的方法。  (师出示一张纸)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  学生汇报。(提示不能增加材料。让学生充分发言,可以检查学生对前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到拱形时。)  师:(做一个拱)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利用拱的科学原理进行建筑设计。请看(播

6、放课件图片:赵洲桥、拱门、房子、)这么多的建筑为什么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拱形中的学问吗?(板书:拱形的力量)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拱形”是“改变形状”的另一个视角。通过欣赏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1、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①实验一  师: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做一个纸拱,放在垫板(提示:按垫板上事先画好的两拱足间距离来

7、做拱)上观察,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特别要注意:这个拱形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②学生汇报。(在拱下部)  师:对,在拱与垫板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好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有变化吗?(有,“纸拱”向两边伸展。)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拱顶)  请大家再在上面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是不是有新的变化,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拱形的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纸拱”为

8、什么会向两来伸展开去?  (课件演示:垫圈的重量压在了拱上,拱的全部重力传到两个拱足,这个力向下,向两边传去,使拱足在垫板上向外滑动,拱就伸展开了。)(板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拱形桥的受力轨迹,从而建构第一层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看到拱足分开自然想到要用什么东西去抵住它。  2、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①实验二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