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案.docx

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案.docx

ID:57471246

大小:67.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23

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支模、大跨度梁的施工深圳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就是这样一座综合建筑。该建筑设计采用了14根大跨度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与屋面板一起构成一大跨屋盖。其中,6根梁净跨41m(总长43.3m)、梁高2.8m,梁下净空13m,另外8根梁净跨27m(总长29.3m)、梁高1.6m,梁下净空14.2m。在设计考虑并允许的作用效应下,大跨度屋面梁的施工质量成为了该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关键。而模板支撑、钢筋、砼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三大分项,都举足轻重,挠度和裂缝更是检验大跨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该工程大跨度屋面梁施工的一些

2、方法和要点。1、模板支撑系统1.1、支撑系统对于高支模大跨度的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来说,支撑是一关键。该工程使用钢管排架作为大跨结构的施工支撑,由于施工组织的要求,屋面结构施工时,其下还为自然地面和回填土地基,因此,保证支撑系统不下沉显得犹为重要,所以,对地基的处理成了必要。施工中,我们首先对地面原土和回填土进行碾压、夯实,进行环刀取样检测,要求密实度λ0≥95%;然后在整个排架范围内的地基上满铺150~200厚的碎石+1∶4水泥石屑垫层,振动碾压密实。为保证钢管排架均匀地把力传到地基上,排架下部设两道地垅,下层地垅横向设

3、置,与梁垂直,以两根50×100硬质木枋平铺,要求木枋两端至少宽出大梁主要受力支撑范围300,上层地垅采用14a槽钢口向上纵向铺设。上下层地垅的间距均根据计算出的排架立杆纵横间距而定,要求每根立杆均设于纵横向地垅交叉处。排架立杆的纵横间距及水平横杆的步距计算时,考虑屋面梁、屋面板、排架自重及屋面施工荷载等,主要验算立杆的稳定承载力及地基的最大荷载;同时,为保证排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设置间距5米以内的竖向及水平向剪刀撑;最后,为防止下雨或其它施工用水浸泡地基,保证排架地基高于周围地面,并设通畅的排水沟,确保施工过程中排架下无积

4、水。1.2、模板大跨梁模板设计分底模与侧模分别考虑。钢管排架顶部采用钢管行栊,木枋搁栅,上铺胶合板形成大梁底模;大梁侧模面板则采用18mm进口木胶合板,内楞(竖向)用50×100木枋,外楞(水平向)用双φ48脚手钢管,对拉螺栓选用φ12Q235钢制作。设计时,根据底模胶合板、搁栅木枋的承载力及刚度确定搁栅木枋及行栊钢管的间距,而钢管行栊验算时,除考虑其抗弯、抗剪承载力外,应特别注意验算其下部节点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经计算本工程需采用双横杆、双扣件来支撑钢管行栊。另外,由于梁最高达2.8m,梁侧模需根据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中

5、产生的荷载验算侧模胶合板、内楞、外楞的承载力、刚度以及对拉螺栓的间距和规格,同时,按墙考虑在梁腰部设置间距以不大于1.5米的“八”字斜撑,另外,由于梁跨度较大,为防止砼浇筑过程中梁在其腹板平面外失稳,我们还在各梁间的梁腹部设水平拉杆或对撑。2、钢筋工程2.1、材料钢筋作为大跨度屋面梁这一重要结构中的精骨,选材需确保品质稳定过硬,优先选用国内大厂生产的钢材,需无锈蚀、无污染,并按规定检验合格。2.2、钢筋接头控制与施工对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钢筋接头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其位置与接头质量的控制。该工程大梁主筋接头采用冷挤压套

6、筒连接,选择此种接头的原因是质量保证且施工方便,但其缺点是使梁局部主筋间、排距变小,给混凝土浇筑造成一定困难,所以主筋接头应尽量少设。本工程中保证底筋跨中6m范围内无接头,其它位置任意40d范围内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总数的1/3,施工中严格控制每一个接头的连接质量,按规范要求逐一检查。另外,由于梁的箍筋箍口因主筋较密无法按规范弯成135°,则采用封闭焊接,以确保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在本工程中,施工前先确定主筋接头位置,并绘出示意图,施工时对照检查,钢筋接头无一差错。2.3、钢筋制作安装大梁钢筋制作中,尺寸精确是关键,否则将影响

7、钢筋连接和安装的质量及梁截面的大小,甚至出现质量事故。该大跨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先在已支好的梁底模上弹好梁宽的控制线,而后由下而上一排排安放主筋,挤压连接,并用钢管搭设支架辅助施工。大梁底筋较密,则在每排钢筋间设置垫铁,保证排距,操作中保证上下排钢筋对齐,以保证浇筑时混凝土流入畅通和振捣棒得以插入。另外,由于大梁的钢筋较多,自重较大,梁底保护层垫块则采用与梁混凝土同级别的去石混凝土特别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