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

ID:57471977

大小:24.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3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5).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毫米和千米>认识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教学重点: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1、新学期一来大家都长高了不少。谁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来说说看?(举例120厘米也就是1米20厘米)1米=100厘米 2、请同桌也一起站起来,谁来猜猜看这位同

2、桌的身高。 3、测量该学生身高,根据学生猜测的结果,请猜得比较符合同学将自己的想法介绍一下。目的:引出与原先同桌的已知身高做对比,也就是寻找参照物。(在这堂课的一开始用身高引入,既是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学也在教学中让孩子学会估计的方法)评论(0)活动2【讲授】教学例11、长度单位毫米的产生(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学生汇报时同时汇报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估计方法的巩固)(2)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

3、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3)产生长度单位毫米。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及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明确毫米是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2)明确1毫米的长度是如何确定的,进而指导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在毫米长度单位确定的这一过程,教师可

4、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美分的长度是1毫米,学生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更能将1厘米=10毫米这一关系弄明白)(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只有将1毫米这一长度观念落实好了,学生才能够对实际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才能够真正理解毫米的意义) (4)通过故事,讲述毫米这一单

5、位引入的重要性。零件的测量等(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一单位长度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重视程度。)3、教学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1)回到例题测量书本的长和宽(2)同桌交流测量的方法。(3)汇报并优化方法。(通过同桌交流,汇报优化,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对于接下来的其他的单位测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评论(0)活动3【练习】练习巩固1、填上合适的单位。例如:尺子的宽是2(  ),厚是1(   )(通过这一练习,巩固学生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2、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如:34毫米=

6、(  )厘米(  )毫米评论(0)活动4【练习】谈收获让学生通过谈论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毫米单位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