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

ID:5751005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4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_第1页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_第2页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_第3页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_第4页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成果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常常只重视内在质量,不重视外观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人们一直都很重视,且有一整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则很少被重视,控制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较少。因此,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现状调查我标段已施工完成四道半涵洞墙身及12根桥梁墩身,在最早开始施工的涵洞墙身浇注完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几何尺寸变形、缺棱掉角现象。二、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后,项目部

2、由总工牵头,组织技术、质检、施工负责人针对如何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了专项讨论,分析原因如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管理办法,施工人员素质、环境影响、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原材料等。具体见表1。三、具体措施1控制混凝土拌和物关键工序⑴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⑵建立原材料计量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⑶严格控制水灰比。注意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每车河砂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以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气孔的形成。表1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分析表问题主要影响因素蜂窝1、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

3、易性差,振捣不密实;2、混凝土浇筑操作不规范,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形成蜂窝;4、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麻面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

4、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5、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造成麻面;混凝土几何尺寸变形1、模板加固不牢靠;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3、支撑不够,以致高空中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模板变形,混凝土跑模;缺棱掉角1、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2、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角。⑷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停放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2施工过程的技术保证⑴模板安装与清洁①全部使用大块钢模,

5、虽然成本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②严格控制钢模清洁。装模前,先用砂轮对钢模除锈,再用抹布擦净并及时用轻机油或脱模剂涂上,保持钢模内表面无任何杂物、杂点。③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实践证明脱模剂选择轻机油比较好,拆模后在阳光作用下容易挥发,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以至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洁明亮,并且可以防止钢模生锈。④确保模板加固牢靠。重点把关键模板接缝拼装严密。模板接缝控制时零误差,并采用玻璃胶涂密实、涂平整,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⑤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持模板内表面干净。当施工人员踩脏模板或混凝土浆溅

6、到模板或别的原因弄脏模板,在浇筑完成一层混凝土时,必须及时用纱布把上节模板上的污点擦干净,以避免混凝土外观上有深颜色的斑点出现。⑥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⑦每次使用之前,要检查模板变形情况,禁止使用弯曲、凹凸不平或缺棱少角等变形模板。⑵混凝土布料与捣固①开始浇注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50~100mm与浇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沙浆应用铁锨入模,不得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防止底层混凝土胶结不好。②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

7、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③控制捣振间距,插入式捣振器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捣振器至摸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控制混凝土的浇注层厚度在捣振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左右,捣振新的一层,均匀插进先浇注混凝土5~10cm,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④控制捣振时间,做到不要欠振,不要过振.设置专职振捣员,便于经验积累.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⑤注意捣振方法,垂直捣振时,振动垂直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40°~45°度角;棒体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