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

ID:57510338

大小:30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26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6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能力提升练十七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5分钟·100分)1.(14分)(2015·郑州二模)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巴氏消毒法是      

2、         ,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33、34,则可以推测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

3、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          。【解析】(1)巴氏消毒法是70~75℃煮30min或80℃煮15min。既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2)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用的工具是涂布器,即图中B所示。(3)3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平均值为34,稀释倍数是104,根据公式可得,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34÷0.1×104=3.4×106。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因此减少稀释次数也可以得到符合计数要求的平

4、板。答案:(1)70~75℃煮30min(或80℃煮15min)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B(3)3.4×106 偏小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个别菌落可能是由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4)稀释次数减少【规律技法】微生物计数误差分析(1)显微计数法:实验值比实际值偏高。因为该方法不能区分细胞的死活,将死细胞也计数在内。(2)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值比实际值偏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14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

5、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本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3)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填“高”或“低”)。(4)如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

6、果的接种方法是        。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当怎样操作?               。(5)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用于筛选耐    的真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题干关键词:“形态和颜色”。(2)图中隐含信息:图A所示菌落分布均匀;图B所示菌落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平行线上。(3)关键方法:①接种无菌水的空白对照可以判断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②含有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真菌。【解析】(1)蛋白胨富含蛋白质,主

7、要为微生物提供氮源,淀粉作为微生物的碳源。(2)微生物的培养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即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3)培养20小时后,不同微生物在平板培养基上会形成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菌落总数越多,说明湖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高。(4)根据图中菌落的分布可以判断接种方法。图A中菌落均匀分布,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中菌落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平行线上,则获得图B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