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

ID:57517416

大小:293.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6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7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七)[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B.慨当以慷..C.不用,则以纸帖之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B[B项无实际意义。A、C、D三项均为介词,靠、用、凭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A.何以能鼓乐也.一去三十年.B.日始出时去人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忧从中来,不可断绝.D.会当凌绝顶.A[A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B项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动词,回,返回。D项动词,断

2、绝/副词,极。]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乌鹊南飞B.榆柳荫后檐..C.鼓瑟吹笙D.天下归心..D[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A、B、C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B.误落尘网中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D.开荒南野际A[A项是宾语前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忧伤以终老D.依依墟里烟...

3、.C[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D项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6.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人的情感

4、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D[两句诗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7.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容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诗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D项,“山水田园”应为“田园

5、”。“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说明自己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表达思归田园的迫切心情。[答案](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9.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游子月夜忧愁失眠,为什么如此忧愁,忧愁的是什么,在这四句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B.第四句中,“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动作描写,表明诗中的主人公忧愁之深切。C.“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写游子的内心独白,点出游子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忧愁无眠的原因。D.诗中的主人

7、公因愁思太浓,在室内“揽衣起徘徊”也无法排遣,因此只好走出室外,室外皎洁的月光消解了其忧愁。D[D项,“室外皎洁的月光消解了其忧愁”理解错误,从诗歌的结尾看,诗中主人公的忧愁并没有消解。]10.诗中的“明月”具有怎样的作用?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解析]抓住“月”在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