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ID:57520564

大小:332.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6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4)李仕才一、选择题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土地兼并作为封建社会的毒瘤一直都存在,很多朝代采取抑制的措施,而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宋代对土地兼并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产生的现象,租户和佃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

2、社会的一个高峰;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从唐两税法开始,到宋代完成的经济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有的学者将它归结为两个分离,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国家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离,而这两个分离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本上介绍了宋代实行的主要是租佃制

3、,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导出这种制度的实质性内涵。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并问题上的一种新型的选择,通过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2、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已经确立官僚政治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社会秩序比较稳定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3、(2018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法律应该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材料说明

4、黄宗羲A.反对私利,推崇公利B.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C.主张立法必须“以天下为主”D.具有近代民主法治的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仅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未涵盖全部意思,排除;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B项表述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的是古代的民权思想,排除D。材料关键信息明确指出:国家和法律起源的“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故只能选择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4、“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积极,从应付逐渐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

5、这一改革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答案】C5、由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引入欧洲的岷江百合因为其高贵美丽的气质,被人们赞为“帝王百合”,并普遍种植在欧洲的庭院里,装饰着他们的夏天。这种岷江百合原产于中国的四川,在近代为欧洲和日本带来众多的经济价值。相比于日本,中国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却视而不见。由此可见A.近代中国的经济遭到帝国主义的控制与垄断B.欧洲引入帝王百合并制成花卉销往海外属于资本输出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原因造成的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多的体现在经济上。【

6、答案】C6.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部分年份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传统农业大幅衰退B.工业化的缓慢推进C.战争导致人口减少D.近代产业转移加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887~1936年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虽然减少但仍然占有76%左右的比例并没有大幅衰退,不能得出传统农业大幅衰退故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在减少,说明一部分人口向其他产业在转移,可以推知工业化的缓慢推进,故B项正确。材料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是人口总数,不能说明人口减少,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1887-1936五十年间农业人

7、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仅仅下降4%,仍然高达76%,说明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要注意理解概念的内涵,如就业人口的比重在减少与传统农业大幅衰退、人口减少、近代产业转移并不能等同。7、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答

8、案】A8.孙中山认为博爱就是要树立爱人民、爱民族、爱国家的理想和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