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

ID:57527068

大小:493.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6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限时50分钟A组(20分钟)1.(2017·高考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2解析:选D。A.①中的碎玻璃不与浓硝酸反应,但仍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了二氧化氮和氧气,A正确;B.通过A分析可知,浓硝酸受热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氮

2、和氧气,所以②中红棕色气体可能来源于硝酸分解,即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B正确;C.实验③中木炭没有与浓硝酸接触,浓硝酸没有被加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只能是挥发出的硝酸蒸气与红热木炭反应,或是挥发出的硝酸受热分解,从生成的二氧化氮看,都是来源于HNO中+5价氮元素,所以红棕色气体是还原产物,C3正确;D.由于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红热的木炭可能与氧气反应产生了CO,且③中木炭2和浓硝酸并没有接触,因此不能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错误。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

3、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解析:选D。红棕色气体为NO,NO与水反应生成NO,用排水法收集。22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CO)不能与NHCl混合使用,是因为KCO与NHCl反应234234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B.NO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光x化学烟雾C.液氨汽化吸

4、热,可用作制冷剂D.NO是亚硝酸对应的酸性氧化物解析:选D。KCO水解显碱性,NHCl水解显酸性,KCO与NHCl混用,CO2-和2342343NH+会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氮元素就会以氨气的形式逸出从而使肥效降低,A项正确;4NO能引起光化学烟雾,B项正确;因NH易液化,汽化时吸热而快速致冷,液氨常用作x3制冷剂,C项正确;HNO对应的酸性氧化物是NO,D项错误。2234.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关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CO、NO、NO都是大气污

5、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解析:选A。绿色食品与颜色无关,A项正确;低空臭氧浓度过大对人体有害,B项错误;2NO+O===2NO,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C项错误;水体含磷量高,会导致水22体富营养化,D项错误。5.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光导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PM2.5(颗粒直径接近2.5×10-6m)分散在空气中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D.推广使用新能

6、源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解析:选D。A.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N和O在放22电条件下生成的,故A错误;B.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PM2.5分散到空气中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项叙述正确。6.(2019·辽宁大连模拟)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为氧化产物2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C.NO和O必须在催化剂表面

7、才能反应2催化剂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4CO=====4CO+N222解析:选D。反应过程中NO、O为氧化剂,N为还原产物,A项错误;汽车尾气中22的N不是污染物,B项错误;NO和O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C项错误;根据题中的图示,22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NO2NO+4CO===N+4CO,将两步反22,222催化剂应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4CO=====4CO+N,D项正确。2227.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他在甲、乙两

8、个烧瓶中分别充入X、Y两种无色气体,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以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若已知X、Y是HCl、NH、3Cl、O、SO、NO气体中的两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222A.X是NH,Y是H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