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

ID:57567504

大小:1.9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8-27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_第1页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_第2页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_第3页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_第4页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OGO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021103班由NordriDesign™提供www.nordridesign.com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南部的重要含油层位之一,是构造型油气藏勘探时期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随勘探的深入,勘探对象逐步转移到隐蔽性较强的岩性油气藏。沉积体系是沉积微相和岩性油气藏研究的基础,因此,对沉积体系的研究和砂体刻画就变得更加重要。由于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较特殊,前人对扶余油层泉四段的沉积体系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有人用“干枝”三角洲来形容泉四段的沉积体系,更多的学者一直沿用河流—“浅水三角洲”的传统概念。但松

2、辽盆地南部的勘探实践找不到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三角洲前积结构带,甚至松辽盆地北部也未能找到典型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可信标志。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实际资料,重新对其沉积体系进行了厘定,并建立了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模式。1.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特征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特征,有争议的问题主要在松南的北部是否存在三角洲,是否是“湖泊—三角洲冶沉积体系。为了较全面客观地认识松南泉四段的沉积体系面貌,充分分析了前人基础资料,并对松南东南部区的泉四段露头进行了细致观察,对松南北部地区的扶余、新立、查干泡以及松南西部地区的红岗等地的多口井岩心进行了

3、详细描述分析,结合探井和开发井的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松南泉四段沉积的基本特征。1、1沉积厚度特征钻探资料系统地层对比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小,地层分布稳定。在面积约1340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除西部边缘存在一狭窄的地层厚度快速减薄带外,其他绝大部分区域,10m为间距地层厚度等值线分布极为稀疏,厚度变化一般在100~120m(图1)。这样大面积内,地层厚度变化仅有20~30m,最大厚度差也只有60m,反映了泉四段沉积时期区内差异沉降很小,地势极为平缓。粗略估算,当时平行盆地长轴方向的总体地势坡度约为1

4、毅,西部垂直盆地长轴方向的总体地势坡度约为2°。地层厚度相对高值区(厚度>120m)总体位于盆地中部,但范围较宽阔,且呈多个次级中心。其中,西部斜坡区发育有英台东部次级中心,北部发育有大安-新庙次级中心,中部发育有乾安次级中心,东部发育有新站次级中心。且这些次级沉积中心的地层厚度差异较小,反映了泉四段沉积时期为多中心或泛中心的沉积面貌。1.2砂体发育特征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各区代表性钻孔的岩心观察,结合录井及测井的综合研究,通过对该区前期工作者的详细查询,得出了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砂体的基本特征:(1)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砂体分布广泛,但大部

5、分砂岩呈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岩石类型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底部多见冲刷面和滞留沉积层,具有典型的河道沉积特征(图2)。单个河道砂体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1~10m,且常见多期河道冲刷叠置,形成厚达几十米的复合砂体。9(2)少量的砂体中可见小型反粒序的砂岩,厚度薄,分布范围小,不具有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较广、厚度较大的典型特征。一般分布于河道砂体两侧,其成因应为河流决口扇沉积。(3)松辽盆地南部自盆地边缘至盆地中部,滞留沉积层普遍含有大量的紫红色或灰绿色泥砾,靠近盆地边缘的滞留沉积泥砾粒径可达15cm,盆地中部的泥砾粒径一般为0.2~0.8c

6、m,形态近椭球状,呈平行层面分布(图3、图4)。其成因多为河流冲刷盆内未固结成岩的泥岩,经短距离搬运后沉积而成。反映了地势极其平缓的泉四段沉积时期,整个盆地均发育“无明显静水水体阻隔沉积冶的河道砂体。1.3沉积气候特征钻孔揭示,泉四段泥岩在大部分地区为紫红色或棕红色,仅局部地区以紫红色或棕红色为主,夹有灰色泥岩,且灰色泥岩夹层主要分布于泉四段上部的玉砂组。反映了泉四段沉积时期本区总体为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晚期气候有向湿热转化的趋势。泉四段巨厚的泥岩中,生物化石稀少,植物化石更少,是比较典型的炎热、干燥气候环境的产物;泥岩中发育钙质僵块和大

7、量的不均匀网状钙质胶结,应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氧化地表水反复渗透淋滤的结果。泉四段的孢粉组合以松粉和内环粉为主,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交替发育占优势。其中,蕨类孢子中桫椤科、海金砂科发育,反映当时的古气候为热带、亚热带的干旱型气候(王东坡等,1995)。综上所述,泉四段发育期总体气候为炎热干旱或半干旱环境,晚期略向湿热环境转化。1.4静水水体发育特征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大部分地区泥岩为紫红色或棕红色,仅局部地区以灰绿色为主或紫红色、灰绿色、灰黑色泥岩交互,灰绿色、灰黑色泥岩夹层主要分布于泉四段上部的玉砂组。这一基本特征表明,泉四段沉积时期

8、的表层沉积物主体处于氧化环境。即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水上氧化环境,另一种情况是处于浅水氧化环境。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具有多个次级中心的特点,各次级中心之间又存在紫红色泥岩分割带和分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