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

ID:57567927

大小:1.7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8-27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_第1页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_第2页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_第3页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_第4页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培训讲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 钢筋工程概预算及工程量计算主讲:李茂英一)、预算注意事项1、预算时计算钢筋的长度不必考虑钢筋弯曲延伸调整值2、钢筋重量以圆钢每M重为准(0.00617×D2),螺纹钢增加3%。3、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规定:Φ25以内8M计算一个接头,25以上6M计算一个接头,竖向钢筋按楼层的自然层设置,接头的搭接长度按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按30d,圆钢还应加半圆钩长为42.5d(30d+6.25d×2)。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半圆钩为6.25d,直钩为.3.5d,斜钩为4.9d,均指一个钩长。箍筋对一般结构平

2、直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和受扭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末端弯钩的形式,对一般结构可作成90°/180°或90°/90°;对抗震要求和受扭构件应作成135°/135°。弯钩形式180°90°135弯钩增加值一般形式8.25d5.5d6.87d抗震结构13.25d10.5d11.87d5、而箍筋弯钩增加长度按下表:6、弯起钢筋斜长调整系数见表2-11,弯起钢筋弯起角度见如下注意事项。7、钢筋总用量要在计算用量的基础上增加施工损耗:现浇构件为3%,预制构件为2%,冷拔钢丝

3、为9%,大型屋面板钢筋为6%,吊车梁钢筋为13%,预应力钢筋为6%,但广东省定额已包含施工损耗和设计未注明的搭接,因此只需算出工程量即可。二、钢筋预算长度计算1)直钢筋不带弯钩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M2)直钢筋带弯钩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M3)形钢筋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搭接长度=M4)弯起钢筋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斜段增加长度+搭接长度斜段增加长度见下表:5)、箍筋长度计算:三)、预算实例例:如上图所示计算钢筋重量?

4、(钢筋保护层为25MM)解:1面筋(5-0.25×2+6.25×0.01×2)×0.00617×102=2底筋:5-0.25×2+0.3×2=解:一、框架梁:1、通长角筋(面筋):A:首先比较锚入支座的直线段与0.4LAE大小:用(支座宽-保护层)与0.4LAE比校,若(支座宽-保护层)≤LAE,且(支座宽-保护层)0.4LAE,通长角筋锚入端长度应按(支座宽-保护层)计算,(即锚入支座端的水平直段0.4LAE且伸到至节点外边。)若两边为支座时:通长角筋=L-2×保护层+两边弯折长度(即2×1

5、5d)②若有一边为悬挑且有边梁时则计算如下:③若有一边为悬挑且无边梁时则计算如下通长角筋=L-2×保护层+一边弯折长度(即15d)+(边梁厚-2×保护层)+(边梁宽-2×保护层)+(悬挑梁高-2×保护层)×1.41+20d(注:前者保护层为支座的保护层,后者为梁的保护层)B:若支座柱太大则只满足过中柱线5D不必向下弯即可。①若两边为支座时通长角筋=LD1+2×(支座宽+5D)②若有一边为悬挑且有边梁时则计算如下:通长角筋=LD1+(支座宽+5D)+一边弯折长度(即15d)+(边梁厚-2×保护层)+(

6、边梁宽-2×保护层)+(悬挑梁高-2×保护层)×1.41+20d2、面部支座负筋:A、边支座:第一排边支座钢筋长度=锚固长度。第二排边支座筋长度=锚固长度B、中间支座:第一排中间支座筋长度=2×支座长度。第二排中间支座筋长度=2×支座长度(注Ld1d2即是取Ld1或Ld2中较大的一个数)C、悬挑一边且有边梁或无边梁时的支座筋:第一排边支座筋长度=支座长度+另一边悬挑梁长度-保护层+(端部厚-2×保护层)+弯钩。第二排边支座筋长度=支座长度+(悬挑梁长度)3、架立筋:当梁多于两肢箍时设架立筋。其长度见

7、图上=Ld1-1/3Ld1×2+0.3×2+两弯钩4、底筋长=两跨净长+两端锚固长度(注锚固长度同上部面筋算法一样)5、箍筋:注意加密区:加密区钢筋根数=加(密区长度-0.05)÷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跨长度-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注:悬挑梁边部有三个加密箍。而加密区长度一般图上会标明。(一般为1.5梁高)二、非框架梁:1、上部筋计算基本上同框架梁(用La取代Lae)2、下部筋锚入长度除满足La个且应大于等于15D即可。三框架柱钢筋:1、柱纵筋的搭接2、顶层纵筋的形式,锚固长度计算等

8、。3、箍筋加密范围:加密区,搭接区都应加密。例4、柱钢筋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