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

ID:57572296

大小:4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8-27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一、知识链接:翻译要求???????1、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过程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2、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二、知识补充: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一

3、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狼》)?(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

4、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4)介宾结构后置。-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

5、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4、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6、?(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战二、学法指导:翻译方法(借助句型结构) (一)直。

7、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二)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不可直译。互文,上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