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

ID:57573030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7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_第1页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_第2页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_第3页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_第4页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只有父母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

2、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1、你了解多少孩子

3、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

4、,孩子将永远长不大。2、中小学衔接,你准备好了吗?12—15岁,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发展危险期。这一阶段,孩子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的最多。据调查:43%初一新生不适应。孩子即将面临“三大变化”:生理变化(性发育成熟,对异性好感);心理变化(渴望独立,自我感觉长大了);学习方式变化(需要提高自学能力)。初中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大三快两少”。“三多”: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三大”:知识难度大,学习压力大,身体心理变化大;“三快”:老师授课

5、进度快,生活节奏快,孩子的情绪变化快;“两少”:老师“管”的少,“盯”得少。3、人的成长是一段由浪漫——精确——综合,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充分发展,精确阶段是没有结果的。4、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

6、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

7、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

8、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