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又叫脑线.doc

子线又叫脑线.doc

ID:5757452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7

子线又叫脑线.doc_第1页
子线又叫脑线.doc_第2页
子线又叫脑线.doc_第3页
子线又叫脑线.doc_第4页
子线又叫脑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线又叫脑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线又叫脑线,是连接钩和铅坠的那段钓线,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主线,以前早有使用,但不普遍。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的是台钓进入大陆以后,钓鱼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它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钓法,使我们的钓鱼技术走向更高,充满玄机。下面我就子线的两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粗细表示粗细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直径,二是截面积,三是号数,虽然三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是三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团。既然子线肩负保护主线的使命(竞技比赛中的“倒拉牛”只是特例),那它就应该细于主线,究竟细多少,那要看我们使用的

2、是什么钓组。如果使用的是单钩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因为只需细上少许,子线的拉力小于主线就行,免去了许多计算上的麻烦。如果使用的是双钩的话,那就复杂多了,因为我们要靠精确地计算来说话。我们知道,在材质一样的条件下,钓线的拉力与它的截面积成正比,所以我们的计算都要以钓线的截面积为中心。所以我们在选择子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两条子线的截面积之和要小于主线的截面积。先以直径计算为例:假设主线的直径为0.2mm,那么它的截面积为0.0314平方毫米,我们选择子线的截面积应该是0.0157平方毫米以下,

3、也就是直径不能超过0.14mm。也有一简单的方法:因为截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在主线的直径确定后,我们只需把主线的直径除以1.414就可以得到子线的直径了。再以号数为例。假设主线为2号,那么它的直径为0.234mm,它的截面积为0.043平方毫米,那么子线的直径应该为0.165mm。我们知道,0.165mm正是1号线的线径,所以我们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只需选择主线号数的一半作为子线的号数就可以了。但在垂钓实践中发现,两根1号子线是很难把2号主线拉断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理论上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问

4、题出在打结上。因为打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挤压和切割,所以钓线越细,打结后拉力的损失越打大。所以实际情况是,我们没有必要用太粗的主线,也没有必要用太细的子线。为了提高钓组的灵敏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选择的主线和子线号数的比例是1.5:1。依据有两点:一是两钩同时挂底的机会不多,即使双钩中鱼,两根子线也不可能是在同一方向上同时作用于主线,它们应该呈三角结构,相互施力,最先断的是作用力较大的那根子线;二是子线的打结处较多(特别是拴钩处),摘钩取鱼也会对子线造成很大的损伤。当然,为了保护钓组特别是珍贵的

5、浮漂,我们可以增大点安全系数。细子线是我们平时垂钓时的主要取向,原因是鱼儿吞钩大胆,但到底需要多粗,与钓技、竿的软硬和有无放线功能密切相关。有的媒体介绍,子线的拉力不应小于所垂钓对象的体重,我认为依据不充分,不然哪来的“四两拨千斤”呢?  长短子线的长短的变数很大,它的变化对垂钓的影响各有各的认识,很难统一,我只想对几种常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对灵敏度的影响。不管是传统的落地坠钓法还是悬坠钓,子线的长短对它的灵敏度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子线越短越灵敏,子线越长越迟钝。所以,我们在决定子线长短的时候

6、,首先要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灵敏度。关于什么时候需要灵敏,什么时候需要迟钝,那是变化莫测,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以前有过不少的争论,本次不再讨论。二是对适口性的影响。我们所说的适口性,是指鱼吞钩时的方便程度。钓线太细,不便于分析,我们可以拿一截一定粗细的铁丝代替。先把铁丝的一端固定在座钳上,截去多余的部门只留50cm,我们把另一端绑在弹簧秤上,左右或上下拉动,记下弹簧秤的数字。然后截去40cm,只留下10cm,重复上次的操作。我们会发现,第二次的数字是第一次的5倍,这就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所以子线

7、越长越省力,子线越短越费力。钓线的那么点弹力,对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条并不大的鱼来讲,那就不能忽视了。钓线弹力与它的粗细有着直接的关系,钓线越粗力越大,钓线越细力越小,所以我们在用较粗的子线时,就要增加子线的长度。以前有位钓友用钓线的直径乘以1000的办法来确定子线的长度.如:.165mm的1号子线为16.5cm长,0.234mm的2号子线为23.4cm长,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但作为初学者的参考还是可以的。三是对安全性的影响。我们都有鱼儿只进窝不吃钩的体验,抛开天气和饵料的因素,恐怕就是

8、它的摄食安全性了。各种鱼对安全都有不同的要求,并与它的食象有者一定的关系。比如草鱼,最怕噪声,但是子线的粗细和长短对它影响不大,因为它的食象以啃食为主,经常把草拽得东倒西歪,还怕子线粗吗?鲤鱼就不同了,它的食象是吸食,稍有不适或不对口味就吐了出来,受惊以后就不再摄食了。所以用较细的长子线钓鲤鱼上钩率会高很多。四是对诱鱼的影响。台钓强大的诱鱼能力长子线功不可没。从铅坠和钩饵入水到在水中悬停的第一摆的过程中,子线是被坠子牵着走的,它的速度决定于坠子的重量,子线的长度对诱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