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

ID:57580381

大小:15.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7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_第1页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_第2页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_第3页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_第4页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榴红了作文2017.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榴红了作文2017本文是关于石榴红了作文2017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石榴花的可贵不仅在于它的多姿多彩,更在于它的与世无争、默默无闻。下面是石榴红了作文,快来围观吧。  石榴红了作文2017【篇一】  世有千树,我独爱石榴树;世有百花,我独爱石榴花。  我钟爱石榴,不仅仅是因为我家小院里种了一棵石榴树。  我极喜欢石榴花不与百花争春的性格,我极喜欢石榴花那落地生根、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朴实,我极喜欢石榴开花红艳艳的样子,更喜欢秋天石榴熟透了、果实开裂、种子如珍珠玛瑙一般晶莹剔透的样子。  每天从院里出出进进,必从石榴树旁经过,对它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2、然而,昨天,我却在不经意间,忽地看到它已是含苞欲放了。至于它何时开始长出的一点点殷红,我却一点也没留意。茂盛的碧叶丛中,暗藏着一点点的殷红,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春风来了百花开,百花谢了夏天来。夏天来了石榴红,石榴花开百花哀。石榴花最红最艳,但她俏也不争春。它不在春天百花竞放时开花,而在春末夏初,百花已经凋谢、花落水流红的季节,才尽情地开放。也许是为了让那些特别痴情于春天的人,以这最后的姹紫嫣红,来昭示春天的未曾走远吧。  对于石榴树开花,今年尽管还没到时候,但往年我却是多次领略了。开始是一点点的殷红,然后是红艳艳一片,接着是红红火火,整棵树就像着了火一样。

3、花开了一茬又一茬,一茬比一茬硕大,一茬比一茬红艳。花瓣飘落,满地都是殷色的花瓣,着实让人爱怜。不由让人想起黛玉惜花、葬花的情景。  对石榴花的美艳,古人多有赞颂。明朝杨升庵有诗赞石榴花:“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宋时欧阳修也盛赞石榴花:“绿叶晚莺啼得密,红房初日照时繁”。几年前,我也曾作一首《咏石榴》小诗:  轻风五月进农家,一片芳菲一树花。  百种娇柔绿映红,万般旖旎胜诗画。  佳丽堂前开颜笑,浮客墙外呆若鸭。  风光享尽花飘没,冷秋万子披金甲。  我还写过一首《五月风》的诗来赞美石榴开花:  桃花 杏花 梨花  耐不住青春的寂寞

4、 还有那  美丽的诱惑  匆匆地 瑟瑟地  开了 又落    唯有那石榴花 还在  执著地等待 等待  五月风 那  长青藤般的  热烈而温柔的手  只轻轻但却  荡气回肠 刻骨铭心的抚摸  从心里伸出无数爱的触丝  缠绕着 缠绕着  生命的执著  因这风和阳光的抚慰  而生机盎然  青翠欲滴的叶  温馨吐艳的花  听一声炸雷的轰响  嗅一下沃土的芳香  变得清新亮丽 充满希望  石榴花的可贵不仅在于它的多姿多彩,更在于它的与世无争、默默无闻。它的枝条落地就能生根,极其容易繁殖,不需要特殊的土壤和肥料,也不需要精心的浇灌,只要有一点点养分,给一点点阳光,就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美

5、丽展现给世人。我们,又该从石榴花身上汲取些什么呢?  石榴红了作文2017【篇二】  “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元代张弘范的这首《榴花》,可谓神来之笔。蜜蜂从石榴枝上“嗡嗡”飞过,错把榴花当成了火焰,急忙掠过矮墙而去。让人忍俊不禁。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杜牧则为佳人玉钗上的榴花是否会烧坏发簪而担心,匠心独运。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这两句诗,把五月榴花的烂漫描写得生动形象,花瓣在阳光下红光四射,映得人眼睛发花,恍如梦境。  唐朝诗人子兰的《千叶石榴花》:“一朵花开千叶

6、红,开时又不藉春风。”只是一朵,就将千片叶子映得通红,足见其艳。  石榴红了作文2017【篇三】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大诗人杜牧曾这样赞颂石榴花的艳红。  早上,推开屋门,嫣红似火的石榴花便跃入眼帘,夺人眼目,惺忪的睡眼顿时为之一振,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傍晚,踏入家门,看到满树的灿烂的石榴花早静静的等在那里,不禁一阵欣喜,似迎接友人一样欢快的迎上去,围着树转几圈,看看哪儿的花又开了,哪儿的骨头又膨大了,哪儿又长花骨头了------满身的疲惫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今年的天气不知怎么了,天气忽冷忽热,乍暖乍寒。在又是一年三月三的歌谣里,短袖迫不及待的飘起

7、来,不期然的一场冰雹,吓的短袖又慌忙把头缩进了衣领里。梅雨季节本属于江南的专利吧,是谁把它复制到了我们河北?稀稀沥沥的下个没完没了?已经收兵归队的棉衣又探出头来凑热闹。  参加了同学母亲的一场火化丧礼,火化出来的残骸和骨灰,同学的撕心裂肺的哭叫,以及颤抖的手握着金属夹子夹残骸进骨灰盒的瞬间,一直萦绕在脑际。不敢动笔,任时间稀释。怕那震撼心灵的一幕幕又呼啸而来,挥之不去。也忽然发现,回归天国入土为安也应该是一大幸事吧,不至于再遭受最后的火的历练。却原来,有些东西,走着走着就改变了观点。  参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