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

ID:57585107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27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1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相较与老教材有很多的优点,但装置的气密性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细心揣摩,对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并使改进后的实验演示效果更明显、直观、成功率高。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这次的实验改进,以与同道一起商確。改进1:为了达到较好的演示效果,很多教师在实验前都用热水来检查装置的是否漏气,在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在实验时看不到白烟从瓶塞边上冒出时就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其实,在冷却的时候,瓶内压强急剧减小,此时还是有空气从微小的缝隙中进入,而且冷却时间越长进入空气越

2、多,但又不易发觉,最终导致实验失败。我的改进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橡皮塞的孔周围涂上凡士林,并在集气瓶瓶口内侧及橡皮塞边缘涂上凡士林,在胶皮管与玻璃管的接口处用细铁丝扎紧,以确保燃烧结束后冷却期间外界空气找不到可入之孔。改进2:这个实验的另一个失败点在于实验精度不高,水位上升往往达不到1/52优质文档。其实在实验开始前用水把导气管内的空气排尽(即在导气管内预先装满水),打开止水夹后,水能更顺利的从导气管中进入到集气瓶中,进入的水能更加接近集气瓶剩余容积的1/5。改进3:该实验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打开止水夹的时机选择。当冷却进行

3、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会由于集气瓶内水温升高而影响冷却的速度,导致后段冷却需要比较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空气往往能够突破凡士林的密封进入到集气瓶中从而影响实验成功率。我在白烟较少时打开止水夹实验的成功率达到了100%、精确率也高。此时打开止水夹,进来的冷水能加快冷却速度,使得瓶内气压下降迅速,使水更容易进入。改进4:由于水的颜色与玻璃的颜色相近,坐在后排的学生往往观察不到有水进入集气瓶中的现象,也不好分辨水位是否上升。我在原水位用一根橡皮筋做标记,并在水中加入一些品红制成品红溶液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