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

ID:57591957

大小:324.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8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1页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2页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3页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总结报告模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要求格式如下:一,标题,署名标题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常常可以起到极好的”点睛”作用.一些有经验的编辑和专家,往往只要一看标题,就可以大概地判断文章的好坏.所以,给研究报告取个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报告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但应反映该项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应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因此,要简短,明确,并注意采用读者感兴趣的措词.标题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对该项研究及报告的负责.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

2、名.有时参加的人员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00课题组,00课题协作组等.二,前言,引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或引言的形式,非常简要地阐述下列内容:1.课题提出的缘由;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4.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时也可直接以”目的,意义”作为该一小节的标题.这一部分虽然只是报告的引言,但它却可以显示该项研究的学术地位,使人们了解该项研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在有关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前言应简洁,明了,

3、字数不宜太多.因此,前言要注意措词,使之既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又能恰到好处地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注意.三,研究方法,手段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交代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整个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研究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据此决定是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操作与控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与实施的技术手段.此外,还应包括对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以及对研究所采用的特殊工具,设备以及一些特殊方法手段的

4、介绍.如果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的图纸,量表,调查问卷,测试题等,应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方法的介绍应注意条理清楚,交代明白,使别人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而具体实施的措施介绍则未必如课题设计方案那样周详细致了.研究方法的介绍常常可按研究过程的顺序逐一展开,在介绍过程中如果涉及一些专业性的概念或说法,则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四,结果,讨论结果是研究报告的实质部分,撰写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示给读者.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在研究中所收集的原始文献资料和观察资料,实验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分析的结果,

5、如对定性资料的归纳,列条,对定量资料列出图表等;二是对资料初步整理分析后,采用一些逻辑或统计的技术手段,推断出研究的最后结果或结论.与其他学科研究报告有所不同的是,教育科学一些研究者往往更注重定性分析,更注重举例说明问题,即使数据,往往也停留在例举和罗列的水平上.有鉴于此,应该强调,在研究报告中既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更要注重定量的分析,既可以有一两个典型事例或一些数据为佐证,更要有对客观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撰写这一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以一概全,单纯从逻辑的角度推出结论,而要重视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2.对于数据资料,

6、不应停留在仅仅作为事例例举的水平上,而应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技术,从数量的变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3.在统计图表上出现过的事实,没有必要再用文字重复叙述,只要指出这些数字所说明的问题即可.4.结果仅仅是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归纳.在这一部分只可以例举客观材料,严谨地提出结论,切忌夸夸其谈,妄下结论,任意引申和发挥.5.研究结果应以事实与数字为主,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结论要明晰准确.讨论是对研究研究者根据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思考,对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

7、建议和设想.因此,这一部分常常以”分析与讨论”,”讨论与建议”,”几点建议”,”几点思考”等作标题.结果与讨论合而为一,或先呈示结果,接着讨论,或夹叙夹议,交叉进行.然后,无论形式如何,我们应该明确地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研究结果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它应该是基本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而讨论则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本文::s:////kaitibaogao/.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

8、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