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

ID:5760247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8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_第1页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_第2页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_第3页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春天在哪里 论文 参赛 新 优质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秋天在哪里教材分析:《秋天在哪里》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主题之一。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学生分析:我校地处农村,校园周围有大片田地,地里有粮食、蔬菜、芦苇、野草野花;校园内有石榴树、柿子树、冬青、松树、柳树等各种树木;很多学生家中就种着各种果树,有的学生家中还有菜园。这些地域特色,便于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直观地发现秋天的季节特征,有利于本课的教学。我班学生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对秋

2、天景物的变化缺乏细致的观察、全面的了解,要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我校每年十月份都要搞收获节活动,师生一起收获石榴、柿子,并保存着去年收获节的录像资料(录像内容:学生和天津市关工委领导何国模爷爷一起采摘石榴)。所以,进行本课的教学,要与我校的收获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特色,体现《品德与生活》教学和学校德育活动的结合。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的观察、课上多种呈现方式的交流(口头描述、实物展示、记录表或图画的介绍、欣赏录像等),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观察

3、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培养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通过留住秋天的活动,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我校去年“金秋十月收获节”的录像片段。2.准备不同地区秋天美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3.准备三个不同时期大小不同的青萝卜(因为我家菜园种有青萝卜)。4.准备写有“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标志牌。(二)学生准备:1.课前把全

4、班学生分成四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秋天的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小组内要确定出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和呈现方式。2.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留住秋天,准备留住秋天美工活动的一些材料。如:橡皮泥、野花、花瓶、芦苇花、秋叶、剪刀、浆糊等。4优质文档教学过程:活动一 秋天在哪里(一)介绍身边的秋天教室里的桌椅分四组摆放,桌上分别放着写有“农作物”“花草树木”“天气”“小动物”的标志牌,全班学生按课前分的小组坐好。教师明确活动要求: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全班介绍你们所观察到的秋天景物的变化,当一组同学介绍时,其他组要注意倾听

5、,可以给以补充。农作物组:1.本组学生结合实物介绍自己观察的玉米、棉花、毛豆角、尖辣椒、稻子、高粱、丝瓜、南瓜等农作物在秋天的变化。2.请其他组的同学补充。3.教师补充:介绍自己家种的青萝卜(出示3个),教师分别介绍这三个青萝卜是什么时候拔的。[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也应该留心观察秋天各种景物的变化,这样,对于学生课上的介绍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适时的补充。通过实物的对比展示,也使学生感悟到秋天是农作物成长、成熟的季节。]4.让学生概括秋天的农作物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了解

6、秋天的季节特征。]天气组:本组学生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有的学生结合自己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来介绍。预估:1.如果学生说到秋天天高了,天气凉爽了,教师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上学过的一个词概括:秋高气爽。[设计意图:体现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2.如果有学生说到秋雨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说出:“一场秋雨一场凉”。[设计意图:体现和俗语的结合,丰富学生的语言和知识。]花草树木组:1.本组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身边的花草树木。如:芦苇、葫芦、喇叭花、柿子树、枣树、冬青、石榴树、葡萄、小草等。介绍时,有的结合实物介绍,有的结合自己画的画来介绍

7、,教师适时引导。2.教师放录像,学生观看──我校去年“金秋十月收获节”时学生们和何国模爷爷一起采摘石榴的录像片段。3.请其他组的同学补充介绍。4.学生概括秋天树木有什么变化?花草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树木发生的变化,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但学生介绍的都是具体的某种花草树木的特点,所以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概括一下秋天的树有什么变化,花草有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补充了一段录像,是将本课内容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结合,也是本课程开放性的一个具体体现。]小动物组:本组学生介绍,其他组补充,教师相机引导

8、补充。预估:如果有的学生说秋天听到蛐蛐叫了,教师再补充一个民谣。听老人说,蛐蛐叫就好像在说:“拆拆洗洗,放在柜里”4优质文档。让学生试着解释这个民谣的意思。告诉学生,在秋天的夜晚,可以边听蛐蛐叫边说这句民谣,那是件很有趣的事。[设计意图:利用民谣,进一步了解秋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