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ID:5760279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4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震级:震级就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的度量。2地震烈度;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变化,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低。所以烈度是一个综合指标。一次地震的震级是固定的,随着距离和场地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3地震动:地震所造成的地表及其附近的剧烈振动称为地震动,它是造成结构破坏最主要的原因。4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含体波和面波。体波:是指在介质内部传播的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在任何介质中传播,主要引起地表上下振动,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

2、传播,要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振动。5面波:是指在介质表面及其附近传播的波,是一种次生波。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5地震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纵》横》面。6地震动的三要素:1.幅值2.频谱3.持时。幅值:是指幅值:是指振动强度的最大值,用以反映振动的强弱程度。幅值越大,结构的地震响应越大。频谱:是指构成地震动的频率成分的排列,用以反映地震动过程中各种频率成分的贡献程度。持时:是指地震动的持续时间,通常指强烈的地震所持续的时间。影响地震动的因素:1.震级的影响。地震越大,地震动的幅值越大,长周期的频率成分更丰富。2.震中距的影响。震中距越大,地震动的幅值越

3、小,长周期的频率相对丰富。3.场地的影响。场地越软,地震动的幅值一般较长,长周期的频率成分更丰富。7:三水准要求:简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受损,但经一般修理仍可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8: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

4、烈度。9:多遇地震(小震)为50年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影响水平,设防烈度地震(中震)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影响水平,罕遇地震(大震)为50年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影响水平10两阶段设计:1.第一阶段设计,基于多遇地震作用进行强度和变形以及抗震措施。2.第二阶段设计,基于罕遇地震作用进行的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11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标准是衡量一个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设防类别来确定。12将建筑工程分为以下4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甲类)2.重点设防类(乙类)3.标准设防类(丙类)4.适度设防类(丁类)313设计反应谱主要影响因素有1.

5、设防烈度2.场地类别3.设计地震分组4.阻尼比15反应谱: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的反应量与结构自6周期的关系曲线16反应谱的特点:1.阻尼比的影响,阻尼比的对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它不仅能降低结构反映的峰值,而且可以削平不少峰点,是反应谱曲线变得平缓。2.输入地震动峰值影响,对于弹性反映谱,其输入(地震动)与输出(反应谱)成线性关系。因此,输入地震动峰值不同,地震动的反应谱也按比例变化。3.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影响,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反映谱形状有很大影响,震中距越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对应结构周期越长,因此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影响。17地

6、震系数K:地震系为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8动力系数B:为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19底部剪力法适用的范围: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当建筑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结构振动以第一振型为主且第一振型接近直线时,该类结构的地震反应可采用底部剪力法。20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情况: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两个方向水平地震加速度的最大比值约为1:0.85,采用较大值确定双向地震效果21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即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

7、析法。22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值可适当提高:1.地震作用是偶然作用,可适当降低结构的可靠度。2.动力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通常高于尽力荷载下的材料强度。23对于框架结构的开裂层间位移角:试验结果表明,不开洞填充框架结构为1/2500,开洞填充框架为1/926;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不带填充墙为1/800,不开洞填充墙为1/2000。对于框架结构-抗震结构,抗震墙的开裂层间位移角:试验结果为1/3300~1/1100,有限元分析结果为1/4000~1/2500。24选择对抗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