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

ID:57603793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8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_第1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_第2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_第3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_第4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参赛优质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大气的运动》参赛说课稿课题选自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中的第三节《大气的运动》。整个说课分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前一节《大气的热力状况》对本节来讲,旨在说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可以说它是学习本节的前提,而本节知识又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础,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②掌握“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2.技能目标通过对板图、板画和书中图示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并能够用本节学到的原理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3.情感目标通过对各种大气运动: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并使学生能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5优质文档1.教学重点及依据根据教学大纲把“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确定为重点,因为它是学习下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2.教学难点及依据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确定“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及其作用下风的方向”为本节教学难点,因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而此时高一物理还没讲到,为学生理解该过程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二、说教学方法根

3、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运用新旧知识联系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理解记忆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三、说学法指导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读图方法,对教材中的案例、图示进行分析;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总结得出结论。四、说教学过程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关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尽量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第二环节讲授新课5优质文档1.引言让学生自主学习,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三个问题:①大气运

4、动的能量来源②大气运动的成因③大气运动的分类解决三个问题后,学生即可知道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热力环流的形成利用多媒体显示热力环流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巩固练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热力环流知识解释城市风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到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先讲清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绘制方法,并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风向的确定首先让学生回忆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因

5、为第一单元所学的地转偏向力很简单,而初中物理又学过摩擦力,所以在这里不必过深讲解。理解了这两个力后即可学习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高空的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优质文档二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的方向”示意图,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二力对风的影响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交流,讨论二力影响下风向如何偏转及二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近地面的风,还必须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展示立体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及三力达到平衡后风向与平行等压线的关系。最后展示“一月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学生观察等压线分布状况(不是平直的,而是闭合的),指导学生绘制

6、闭合等压线中三力平衡时的风向,并引导学生总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空气运动的规律。本部分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第三环节课堂小结请一同学做小结,教师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第四环节课堂反馈与提高让学生自己画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图示,以及南半球的低压、高压中心的气流方向。知识迁移:①假如你是一位城市规划者,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何处?②对城市进行环保,在什么位置植树造林最有效?③如果该城市为上海,建设卫星城镇应在何处?5优质文档旨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7、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含义;培养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