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

ID:57610603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9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_第1页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_第2页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_第3页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_第4页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响乐的曲式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响乐的曲式结构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部曲式】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二部曲式】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图式为A+B。这是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三部曲式】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比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

2、。其图式为A+B+A。【复三部曲式】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种曲式。首先让我们暂时给奏鸣曲(Sonata)的定义是:某种为不超过两件乐器演奏的乐曲,有三个或四个乐章。在这些乐章中间,有一章或一章以上是由一种叫做“奏鸣曲式”或“第一乐章形式”的特殊结构形式所写成。第二是要知道“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五重奏”(Quintet)、“六重奏”(Sextet)等等,事实上,即实际的结构是与奏鸣曲完全相似的乐曲,不

3、同之处乃是由三件,或四件,或更多一点的乐器演奏而已。一篇为两件以上乐器演奏的奏鸣曲,术语改变了,但乐曲的格式或结构并没有改变,仅仅是写给不同的演奏乐器,是写给某些特定乐器。有时还有更多的标明文字记在这些乐曲名称前面——例如“为提琴、小号和钢琴的三重奏”;“为两把提琴,中音提琴和大提琴的四重奏”常称为“弦乐四重奏”(StuingQuartet)等等。第三是一篇“交响乐”是为大管弦乐团用的乐曲,同样,在构造和乐章方面与奏鸣曲相同。因此,“交响乐形式”,所指的是正规交响乐各乐章一般结构的简要纲领。“简要”这两个字是有意强调的,在一篇

4、论文里实在不可能把变化无穷无尽的这类创作全部包括进来。第一乐章这是普通所谓的奏鸣曲式——一种把三部曲式(A+B+A)大大地扩充的类型。在这种曲式中首先为要强调主题间彼此的对比,而将调(Key)细心妥为配置,以建立后来处理乐曲的通路。结构的三大部分是这样:——(1)呈示部(Exposition)有时前面有一个慢的引序乐段。(2)发展部(Development)。(3)再现部(Recapitulation)现示部分的重现,有着某种的变化,后面附一结尾乐段(Coda)。现将各部分详细分析如下:——1.呈示部:(1)在主调上把主题现示

5、出来,转调在这一段是暂时性质,这是由于主调的性质必须首先确立。(2)通过过渡乐段,这一段主调的影响或力量渐弱,直到最后新调建立完成(虽然新调与旧调相隔的关系并不疏远)。——在早期的交响乐,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初期作品,所转的新调常是属调,或者若原调是小调便转入关系大调。后来贝多芬把转到新调的范围扩大。19世纪后期交响乐作曲家都是采用他的方式。(3)在新的调上先披露出第二主题(或更确实地说,一组主题),然后继续下去,直到现示部分全部完结。在早期交响乐曲现示部分完结在有双纵线并有反复记号之处,反复后即进入发展部分并不分开演奏。2

6、.发展部(亦称“自由幻想”或“发挥乐段”):这一部分是把已经披露出来的主题给予各种各样的发展——即依作曲者的意愿与创作手法,把旋律、节奏与和声性格化,使用不同的风格与组合,常时运用着转调和离调,没有任何具体条律规则能规定这种表现的方式。例如贝多芬《第八交响乐》的第一乐章,发展部分是简单地全部基于一个从主题中取出的单纯音型(figure)。在《英雄交响乐》中,实际上所有主题的材料,都在那具有空前力度和精巧的发展部分中表现无遗。3.再现部:再现部分一如现示部分,不过这次不论是在第一主题或第二主题,主调总是占着优势。结尾乐段可能很简

7、单,也可能是有着动人的势力和较长的长度。例如在贝多芬的《瓦特斯坦因奏鸣曲》(WaldsteinSonata)和《英雄交响乐》中,它便是有活力,新鲜的发展乐段。这部分一般是依照它和整个乐章的比重来决定。第二乐章慢乐章。这个乐章有不同的情形:——(1)完整的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形式)。由于这曲式太长,所以采用的人不很多,但无论如何是常见的——如贝多芬D调第二交响乐,降B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2号和106号。(2)简化的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形式)。——即奏鸣曲式省略了发展部分,呈示部完结后又即刻重新回到呈示部,如循环地在转圈子,或者是由

8、少数小节的通过乐句接连起来,这是莫扎特在慢乐章最欢喜使用的形式。贝多芬也是一样,他的D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1号第二曲。(这种乐章的类型实际就是扩大了的“二部形式”)。(3)附有结尾乐段的扩大三部形式。本身是一个复合的单位,每一部都是三重的结构,极似完整的二部或三部形式。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