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

ID:5762616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4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_第1页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_第2页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_第3页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_第4页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浅析摘要:地震是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现象,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的范围比较大,地震具有强度大、频率高的特点,公路桥梁往往在地震中出现损坏,给救灾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我国汶川地震等近年来地震的情况,我国公路桥梁的抗震加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章对我国公路桥梁抗震加固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抗震加固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公路桥梁提高到足够的抗震强度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地震灾害抗震设计加固技术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交通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时,我

2、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尤其是近几年不断发生各种等级的地震。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会有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或倒塌,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造成交通中断。若作为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的公路交通(尤其是铁路桥梁、城市高架、公路桥梁等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受到较大损坏,将会给后续救助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此外,目前我国公路行业现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设计思想、安全设防

3、标准、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1桥梁与抗震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强震多发国家,汶川、玉树地震表明强烈地震将引发长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并带来难以慰籍的感情创伤。在抗震救灾中,公路交通运输网更是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和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次生灾害的重要环节,所以公路桥梁是生命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抵抗震害的能力是桥梁设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桥梁震害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是推动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动力,1971年美国sanfernand地震(6.6

4、级)、1989年美国北加州的lonmpfieta地震(7.1级)、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7.2级)、2008年汶川大地震(8.0级)等影响巨大的地震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和广泛探讨。随着建筑物与地震反应关系的研究深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得到了提高与拓展,2008年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由《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替代原来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是我国桥梁设计的一大进步,根据历次大地震的调查研究,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主要形式总结归纳如下:(1)桥梁上部结构受水平力作用滑落(汶川百

5、花大桥落梁);(2)桥墩塑性铰的抗弯、抗剪强度不足,导致桥墩破坏(日本阪神大量墩柱破坏);(3)桥墩、桩基础钢筋的连接及锚固性能不足,导致桥墩破坏(最为常见);(4)桥梁支座等连接部位破坏(最为常见)。常规桥梁抗震设计首先应是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汶川地震相关调查表明干线公路桥梁由于采用了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结构安全富裕较多,震后其破坏远小于地方道路桥梁。抗震构造措施是总结桥梁震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设计原则,事实表明抗震构造措施可以起到有效减轻震害作用,而所耗费的工程代价往往较低。2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2.1防止落梁的措施《公路桥梁抗震

6、设计细则》指出上部结构主梁的支承长度a≥70+0.5l(l为梁的计算跨径,l单位为m,a单位为cm),该取值沿用自日本抗震设计规范,多数设计者认为规范取值较为保守,比上一代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有较大提高(a≥50+l)。这里需指出该种认识属于误区,当“长桥高墩”时应在规范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安全富余。例如: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岷江大桥第10跨(跨径50m、墩高70m)。虽然盖梁宽度高达3.0m(根据《桥梁抗震细则》要求,含伸缩缝宽度取2.1m即可),但该桥还是发生纵向落梁,所以在设计中应注意“长桥高墩”,特

7、别是设置有伸缩缝的相邻联桥墩,不仅要将主梁支承长度取值放大一些,还需要设置主梁限位装置。根据国外规范以及《抗震设计细则》精神,同时应设置纵向防落梁构造,同时应注意限位装置不得有碍于防落梁构造的发挥。根据汶川地震后的调查表明横桥向抗震挡块的破坏非常普遍,2010年玉树震区桥梁调查也存在同样问题,说明当前挡块设计存在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构造尺寸偏小,主筋配筋偏少,挡块内侧缺少减震橡胶块,特别是在斜弯桥设计中应比直线桥具备更多的考虑。挡块内侧不仅应设置橡胶块,还应考虑留有不小于5cm的缝隙,多数桥梁设计将桥墩挡块设置为与盖梁边缘齐平的

8、方法是欠考虑的,往往造成施工误差调整困难以及上述5cm缝隙难以保证,故建议桥墩盖梁端部悬出挡块外1ocm为宜。2.2支座型式和布置方式支座选型长期以来被忽视,常规梁桥多采用普通橡胶支座,汶川地震后的调查表明普通橡胶支座破坏后加剧了桥梁损伤,建议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