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ID:57635070

大小:177.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9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2.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3.了解高中化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4.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5.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学科的学习目的。2.学习化学的方法。四.知识内容:(一)化学学科的研究范围组成和结构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应用的科学(二)高中化学的一些特点1.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骨架。2.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电解质溶液理论化学平衡理论两条主线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1.以实验为基础。2.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三)学习化学的目的1.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和发展能力。3.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四)对学习方法的一些建议1.学好化学的一般方法(1)有目的地自学。(2)注意编织知识网络。(3)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4)处理好学习与做题的关系。2.学习与备考【典型例题】[例1]蜡烛燃烧是很常见的化学事实。观察1支蜡烛及其燃烧,应看到有关物理的和化学的现象至少在20种以上,试试你

3、的观察能力,可以看到多少种现象?答案:(1)蜡烛呈圆柱形,直径约为2cm。(2)点燃前,新蜡烛的长度约为20cm,点燃后,在燃烧的过程中慢慢地变短。(3)(1)蜡烛是由半透明的、有轻微气味、没有味道的白色固体制成,也有被染成其它的颜色。(2)质地较软,能用指甲划出刻痕。(3)沿着蜡烛的中心轴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延伸到顶,并约有1.3cm露出顶部,烛芯由3股线绳编织而成。(4)当用火焰接近烛芯时,几秒内即可点燃。(5)当撤去火源后,烛芯本身继续有火焰。(6)燃烧着的蜡烛一般无声音。(7)除了靠近蜡烛顶部发生燃烧现象以外,烛体本身仍然是冷的,并保持原有的形状

4、和硬度。(8)在离顶部较近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其柔软程度是可以任意挤压。(9)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有时可以观察到黑烟。(10)火焰的暗淡区略呈圆锥形,围绕着此区外面的是一个发黄色光辉的区域,明亮但不炫目。(11)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12)在燃烧时,烛心刚刚露出的部分呈白色,但从火焰底部至烛心的顶端却呈黑色,最顶端被灼成红色。(13)烛芯顶端卷曲起来。(14)当蜡烛变短时,烛芯也相应的变短,这样使蜡烛顶部的烛芯总保持着一定的长度。(15)用手指去靠近火焰,感到灼热。(16)燃烧着的蜡烛顶部融化为无色(对白色蜡烛)液体,并形成一个凹槽。(

5、17)如果火焰受到吹动,贮于凹槽的液体会从另一端溢出。(18)当上述液体沿蜡烛流下时,无色液体将变为半透明,并从液体表面开始凝固,且附着于烛体上。(19)在不受摇曳、没有液体流下时,一只蜡烛可以燃烧几个小时。[例2]氯化钠晶体模型是高中化学时常见一种模型从对模型的观察中,与Na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Na离子有多少个?分析:图a图b图c[例3]这是金刚石晶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小球代表碳原子,请用红线画出其中最小的正四面体;用蓝线画出其中最小的4员以上的环,属于几员环?此环是不是正多边形?为什么?答案:图a图b【模拟试题】1.用人工方法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幻境的方

6、法是()A.燃烧白磷B.燃烧镁粉C.施放干冰D.盐酸挥发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全国高考题)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3.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为[Al2(OH)nClmyH2O]x,式中x等于()(全国高考题)A.3nB.6nC.6nD.3n2.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入海口,水下能见度变为不足10cm。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雨水。下列回

7、答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报道中,你认为科学的是()A.一窨井冒出大火,估计是窨井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氮气遇明火引起的B.识别街头贩卖的假银元,可用硫酸铜溶液浸泡,观察颜色有无变化C.利用气球内的干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原理,使气球始终处于充足了气的状态D.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4.某地湖泊里含有丰富的Na2CO3,该地的岩石构成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检验KClO3中含有氯元素,可供选择的仪器和操作有:仪器实验操作加热至完全分解溶解过滤蒸发滴加稀HNO3滴加BaCl2溶液滴加AgNO3溶液用序号回答:(1

8、)所用仪器有;(2)实验操作步骤为利用当地资源可生产出供工业用的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