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

ID:57636500

大小:32.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9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_第1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_第2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_第3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_第4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优质文档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试讲教案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的: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2、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过程:(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学反应的类型(讲述)对初中学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回顾一下,具体的类型以及表达式。(板书)基本类型反应(

2、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化合反应A+B=AB5优质文档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讨论)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反应类型?CuSO4+Fe=Cu+FeSO4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析)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

3、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通过CuSO4+Fe=Cu+FeSO4的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初中化学,我们曾经学习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高温CuO+C==Cu+CO2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夺取CuO中的氧变成二氧化碳,而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氧,变成铜单质而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

4、原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5优质文档(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设问)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200+1-2CuO+H2Δ=Cu+H2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分析)同时介绍一下,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书写步骤:1、标出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3、箭头

5、指向同种元素。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5优质文档从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物质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反应。(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H2O+C高温==H2+COFe+CuS

6、O4=FeSO4+Cu(结论)通过Fe和CuSO4的反应可知,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巩固练习1)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1、CaCO3+2HCl=CaCl2+H2O+CO2↑2、2H2O通电==2H2↑+O2↑3、NaOH+HCl==NaCl+H2O(巩固练习2)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

7、素是(C)A、CuB、NC、Cu和SD、O和S5优质文档总结:通过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1、正确判断各反应和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2、凡是有化合价升价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3、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